一、鎳資源定價機制的發展

1820年,邁克爾·法拉第通過在純鐵中添加鎳成功地製造出合成隕鐵。此後,鎳礦開始有了經濟和工業意義。起初,鎳礦主要用來生產鉻鎳鋼,多應用於不鏽鋼材和軍事器械。鎳資源價格主要以生產廠商與政府交錯主導定價。1979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引入鎳合約,鎳資源定價逐漸轉變為以期貨市場定價模式為主。

01

20世紀80年代前,生產廠商與政府交錯主導定價。

鎳在戰時是一種至關重要的大宗商品,是製造推進噴氣式飛機、導彈和一些航天器的發動機所需的金屬。純鎳則常應用於高性能電池,如啟動噴氣發動機或為衛星供電的電池。潛艇和水面艦艇上為了防止化學腐蝕通常使用奧氏體不鏽鋼和鎳基高性能合金。

一是和平時期,由生產廠商定價。1891年,在法國聖夏蒙誕生了第一批商業鉻鎳鋼,這也是第一批不鏽鋼之一。鉻鎳鋼比當時業界普遍使用的碳鋼板優越得多,由此引發了新型鋼的大規模生產。剛開始,民用鎳礦嚴重短缺,直到1957年下半年,供應量才跟上民用需求量。隨後短暫出現了一段供應過剩時期。鎳金屬價格在此形勢下10多年內保持得相當穩定。

二是戰爭爆發或政治動蕩時期,往往出現政府定價的情況。此時,鎳礦需求往往會急速上漲,常常遠超短期供應能力,進而出現價格飆升。生產廠商控制有色金屬價格的格局被打破,生產廠商定價被戰時生產委員會或緊急價格控制條例凍結。如1951年到1957年,處於朝鮮戰爭時期的美國鎳礦和工廠滿負荷運轉仍無法滿足鎳礦的需求。這段時期,美國所有鎳礦都由政府實施配額,併為國家戰略儲備收購鎳礦。

三是供應短缺引起供應結構多元,區域供應商價格影響力下降。1969年,加拿大是世界上主要的鎳生產國,出現一系列長期的罷工。兩個最大生產商——國際鎳業公司(Inco)和鷹橋公司(Falconbridge)產量同比下降20%左右,鎳價短暫快速上漲。1969年至1974年間,澳大利亞、多米尼加共和國以及新喀里多尼亞啟用了新的礦山和加工廠。加拿大供應商在世界市場的份額減少,對價格的影響力降低。這是鎳定價歷史上一個較為重要的轉折點。

02

20世紀80年代至今,以期貨市場定價為主。

1979年4月23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首次引入鎳合約。鎳成為倫敦金屬交易所交易的第七種金屬。由於期貨定價透明度高,傳播迅速,越來越多的鎳消費商傾向於使用期貨合約價格購買鎳,實現購買價格的相對穩定和商品的套期保值。此後,倫交所鎳業務穩步增長,世界主要鎳生產商影響力逐步下降。如今,倫敦金屬交易所鎳期貨價格在長期合同中被用作參考價格。生產廠商定價機制在20世紀80年代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二、全球鎳資源定價與市場基本情況

01

全球鎳資源供給高度集中,印尼鎳資源產業政策變化影響全球鎳價。

一是全球鎳資源豐富,主要分佈在“赤道附近”國家。

全球鎳資源豐富,主要分為紅土型鎳礦和硫化型鎳礦,兩者在全球資源占比分別為63%和37%。由於紅土型鎳礦是一種典型的風化-淋積-殘餘礦床,其多形成於“赤道附近”地區。據中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底,全球鎳資源儲量約為9063萬噸。全球鎳資源儲量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是:印尼、澳大利亞、俄羅斯、古巴和巴西,全球占比分別為31.72%、13.96%、8.5%、7.14%和6.26%。我國鎳礦儲量398萬噸,占全球4.39%。

二是全球鎳資源供給端集中,鎳價受印尼鎳資源產業政策影響變化較大。

鎳資源生產集中。2021年,東南亞地區的鎳產量就占全球的55%。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公佈的數據,2021年,全球鎳礦總產量為270萬噸,其中印尼和菲律賓產量最大,分別占全球鎳礦產量37%和14%。從生產商來說,全球前五大鎳生產商分別為:俄羅斯諾里爾斯克、巴西淡水河谷、中國金川、嘉能可和必和必拓。2021年,五大生產商鎳總產量占全球產量的約35.4%。 

作為全球鎳資源量和供給量最大的國家,從2014年起,印尼宣佈禁止原礦石出口,鎳價多次受其產業政策變化上漲。隨之,印尼開始形成鎳加工產業鏈。從過去以禁止鎳礦石原料出口,逐漸向新能源電池原料生產傾斜,並規劃向下游產業佈局延伸,這將推動全球鎳價上漲。

02

全球鎳資源消費高度集中,呈現“二元消費”格局,未來新能源電池為其主要需求增長領域。

一是全球鎳資源消費集中,呈現“二元消費”格局。

全球鎳資源需求也高度集中。從2013年開始,中國的鎳消費占全球消費比就已經達到了50%。從消費結構上看,呈現“二元消費”格局,其主要消費端為不鏽鋼和新能源汽車電池。不鏽鋼為鎳最大下游需求領域,占比70%以上;電池領域鎳消費占比僅為5%。近幾年,隨著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三元電池市場發展預期向好。鎳在該領域未來需求或將較快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2030年全球新能源電池鎳消費將達到92.8萬噸。

二是三元電池高鎳化取代電池用鈷提升鎳需求預期,新能源汽車電池企業提前佈局鎳礦資源,推動鎳價上漲。

當前鈷價超過35萬元/噸,而鎳價為19萬元/噸,鎳金屬成本優勢較為明顯。面對日益新增的成本,全球電池供應商將三元電池中鎳鈷錳或者鎳鈷鋁的配比從6∶2∶2改為8∶1∶1或無鈷。三元電池“高鎳低鈷”不僅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電池能量密度,還提高環保效用,三元電池高鎳化成為發展趨勢。對此,寧德時代、韓國LG、比亞迪和日本松下等動力電池頭部企業相繼以採購或者入股的方式佈局鎳資源,為供貨高鎳電池做準備。在新能源汽車產量的爆髮式增長疊加三元電池高鎳化發展趨勢的雙重推動下,預計鎳資源供應缺口不斷增大,不斷推動鎳價上漲。

三是全球不鏽鋼產量穩步增長,不鏽鋼行業集中度提高,進一步提高議價能力。

自2009年以來,全球不鏽鋼粗鋼產量穩步增加。根據國際不鏽鋼組織(ISSF)的數據,2021年全球不鏽鋼粗鋼產量達5628.9萬噸,較2020年增長約10.6%。2021年,我國不鏽鋼生產全球占比為56%,亞洲地區(不包括中國和韓國)占比13.4%,美國占比4.1%,歐洲占比12.3%。近幾年,隨著世界主要鋼鐵企業經過兼併重組成為大型跨國公司,不鏽鋼行業在全球產業的集中度也日益提高,我國形成以青山、寶武和德龍三大巨頭為行業主導的不鏽鋼新格局,3家企業全球市場占有率約42%。國外不鏽鋼產量主要集中於盧森堡阿塞洛爾·米塔爾集團、德國蒂森克虜伯、西班牙阿賽里諾克斯、瑞典阿維斯塔波拉里特、韓國浦項等幾家特大型鋼鐵集團,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高,進一步提高鎳議價能力。

03

LME為全球鎳市場交易的定價中心,全球約50%的鎳交易參考LME鎳價。

一是LME鎳價為國際鎳市場交易的核心定價參考指標,上海期貨交易所區域影響較大。

倫敦金屬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擁有國際認可的倉庫網絡,就鎳礦而言,其大部分倉庫位於荷蘭鹿特丹,新加坡倉庫占比排在第二位,庫存量全球第一。全球約50%的鎳交易參考這裡的價格,使其成為全球鎳市場交易的定價中心。上海期貨交易所作為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金屬交易所,已經成為區域鎳交易定價中心,其價格受倫敦金屬交易所影響。

二是LME靈活的交易規則使其鎳市場交易流動性強,彙集全球最全面的鎳市場供求信息。

由於交易參與主體種種限制和交易制度設計方面的不夠完善,我國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市場流通性上不如倫敦金屬交易所,無法對國際鎳價形成主導作用。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LME期現貨一體的交易機制有助於提高市場流動性;其次,我國不允許經紀公司成為客戶的莊家,而倫敦金屬交易所允許期貨經紀公司成為做市者,24小時不間斷交易,使得交易者雲集;第三,LME允許期貨經紀公司對客戶採取授信交易,而我國只能是保證金交易。

三是倫鎳事件後LME陷入信任危機,上海期貨交易所有望成為國際金屬交易定價中心。

價格發現和風險對沖是期貨市場兩個基本功能。本次LME鎳期貨逼空造成鎳價嚴重失靈。自3月16日恢復交易後,連續多次出現技術故障,跌破當日跌停板限制。LME多次修改漲跌幅限制。據智通財經報道,倫鎳事件後,LME多次取消部分交易,陷入信用危機,大量投資者迅速拋掉手中合約,LME未平倉頭寸降至15年最低點,交易商也在盡可能地將交易從LME轉向別處。近些年來,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規模不斷擴大,交易制度不斷完善。其金屬期貨的成交量和持倉量直逼倫敦金屬交易所,鎳和鋅等部分礦種的交易規模已經超越LME,成為世界第一,上海期貨交易所有望接棒LME成為國際金屬交易定價中心。

三、我國在全球鎳資源市場的情況及其對價格的影響

01

我國鎳消費量全球第一,嚴重依賴進口,鎳定價影響弱。

我國鎳資源匱乏,僅為全球的4%,人均探明鎳儲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5,資源總量不高。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鎳消費國,從2013年鎳消費89.86萬噸到2021年鎳消費155萬噸,我國的鎳消費逐年遞增,且占比均超過全球消費量的50%,鎳市場需求嚴重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達90%。其中,菲律賓和印尼為我國主要鎳礦進口國,兩國鎳礦進口占我國鎳礦進口總量的95%。近年來,隨著印尼開始禁止鎳原礦石出口,菲律賓成為我國鎳礦石最大進口國。

02

我國高冰鎳工藝大幅增加新能源電池原料供給,將長期影響全球鎳價格。

我國青山實業公司以紅土鎳礦生產高冰鎳,打通了鎳產品最大的兩個應用領域——不鏽鋼和電池材料領域,以前紅土鎳礦火法冶金工藝生產的鎳鐵產品就是進入不鏽鋼領域,而紅土鎳礦濕法冶金工藝生產的氫氧化鎳鈷則進入電池材料領域,兩大產品被認為是不可以互相轉化的。青山高冰鎳工藝打通,則意味著鎳鐵產品可以轉化為高冰鎳,而高冰鎳本來就是電池材料的原材料——硫酸鎳的原料。由此,兩大鎳市場不再獨立無關,原來割裂的鎳市場估值體系被連通,不僅可以解決因產能過剩造成的鎳鐵價格走低,又可以解決電池材料需求暴增而因此增加高冰鎳的供給。新能源電池作為鎳產業鏈中重要的消費端,這也將影響鎳的價格水平。

03

我國鎳期、現貨價格受LME價格主導,對國際鎳價影響較弱。

我國鎳資源交易平臺主要有上海期貨交易所、無錫市不鏽鋼電子交易中心和金川-平安電解鎳現貨交易平臺,其中對國內國際鎳價影響比較大的為上海期貨交易所。2015年3月27日,滬鎳期貨正式上市交易,鎳期貨上市前,國內現貨鎳的報價主要是參照無錫電子盤和金川現貨報價,上期所鎳期貨正式上線後,現貨市場的參與者在報價時會跟著期貨盤子走,其方式或將類似於銅現貨市場最普遍的以當月合約加升貼水來定現貨價格的做法。在期貨定價機制下,國際貿易中鎳價以LME鎳價格為核心,參考上海期貨交易所鎳價格。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