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奧密克戎“第二代變種”正引發擔憂。近日,一種編號為“BA.2.75”的奧密克戎毒株新型變種,已經在印度、日本、美國、新西蘭等多個國家出現了相關感染病例。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一新冠的新變種是由奧密克戎毒株BA.2變種進化而來,被稱作“第二代變種”,相比BA.2新增了16個突變,其傳播速度比BA.2、BA.5變種似乎都要更快。
與此同時,德國再度遭遇非洲豬瘟襲擾,據德國農業部發佈的最新聲明,德國西北部的下薩克森州和東部的勃蘭登堡州的農場檢測出非洲豬瘟,其中,下薩克森州是德國最大的生豬養殖地,擁有約640萬頭豬和豬仔。
作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德國已經拉響了經濟衰退的警報。當地時間7月4日,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德國5月貿易逆差達10億歐元,這是自1991年以來首次,遠遠超過經濟學家的預期。7月5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表示,對德國經濟衰退的恐懼是壓倒性的。另外,多家研究機構預測,德國和歐元區其他國家今年很有可能陷入衰退。
新冠又有新變種
近日,奧密克戎毒株新型變種BA.2.75,正在全球衛生界引發高度關註。
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一新冠的新變種是由奧密克戎毒株BA.2變種進化而來,被稱作“第二代變種”,已經在印度、日本、美國、新西蘭等多個國家出現了相關感染病例。
據傳染病專家解釋,所謂“第二代變種”是指由“第一代變種”進化而來,但突變較多、與第一代變種差異較大的變種。對奧密克戎而言,BA.1、BA.2、BA.3、BA.4、BA.5變種都屬於“第一代變種”,而BA.2.75則可能成為第一個成功的“第二代變種”。
隨著各國的傳染病、衛生領域的專家開始高度關註,對奧密克戎毒株新型變種BA.2.75的發現也越來越多。
其中,以色列衛生部中央病毒實驗室專家謝伊·弗萊森博士警告稱,BA.2.75的出現“令人擔憂”,它是BA.2變種進化出的“第二代變種”,相比BA.2新增16個突變,其中8個位於刺突蛋白基因區。
美國布魯姆實驗室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表示,與BA.2相比,該變種具有G446S、R493Q兩個關鍵突變,其中G446S將導致抗原特性變化,幫助病毒突破現有疫苗等構建的免疫屏障,R493Q則提高了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能力,因此BA.2.75非常值得進一步追蹤。
澳大利亞數據處理專家麥克?霍尼研究認為,BA.2.75傳播速度極快,6月15日至30日期間,該一變種占印度上傳的基因組樣本比例由不到5%迅速上升到18%,顯示其正在取代其他變種,其傳播速度比BA.2、BA.5變種似乎都要更快。
目前,關於奧密克戎毒株新型變種BA.2.75的致病性,尚且沒有定論。
回顧奧密克戎在全球掀起的感染潮,2021年年底,奧密克戎BA.1變種最先在全球掀起一輪空前的疫情高峰;今年3-4月,BA.2迅速“取代”了BA.1導致美國、歐洲等國進入另一輪疫情高峰;6月以來,BA.4、BA.5變種的擴散使歐洲、美國、以色列等地疫情再度加劇,已經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
因此,不少專家擔憂,更具競爭優勢的BA.2.75有可能取代BA.5、BA.4和其他正在傳播的BA.2變種,但目前的數據較少無法得出可靠的結果,其增長優勢或在幾周內凸顯。
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學院研究院烏爾里希?埃林警告稱,BA.2.75與BA.5在刺突蛋白基因區有11處突變,BA.5感染產生的免疫屏障很可能無法防護BA.2.75,可能導致新的感染高峰。
德國突發非洲豬瘟
當地時間7月2日,德國農業部發佈聲明稱,德國西北部的下薩克森州和東部的勃蘭登堡州的農場檢測出非洲豬瘟,這是德國國內2個養豬大州。
據德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下薩克森州是德國最大的生豬養殖地,擁有約640萬頭豬和豬仔。
此次爆發的非洲豬瘟,是德國西北部地區的首次病例。但對於德國豬肉產業,無疑是“雪上加霜”。在2020年9月,德國東部首次發現非洲豬瘟後,中國、韓國、日本和一些主要豬肉進口國便對德國豬肉下達了“封殺令”,禁止進口德國豬肉。
需要指出的是,非洲豬瘟,是一種急性、發熱傳染性很高的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豬病,其特征是發病過程短,一旦感染病毒,死亡率高達100%。
儘管,德國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試圖將非洲豬瘟控制在東部,但極高的傳染性,導致大量的野豬感染,進而向農場傳播。目前,德國已有大約4000例野豬確診非洲豬瘟,主要在德國東部。
此次德國疫情還加劇了人們對豬瘟可能蔓延到鄰國的擔憂。
荷蘭合作銀行全球策略師Justin Sherrard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消息,人們曾希望非洲豬瘟僅發生在德國東部,並且已經得到了控制,那麼現在這些希望完全破滅了。
Sherrard進一步指出,如果非洲豬瘟能夠從德國東部跨越500公里到西北部,那它很有可能會轉移到德國相鄰的荷蘭和法國,大型豬肉產業將蒙受重大衝擊。
需要指出的是,德國一直都是歐盟最大的豬肉生產國,但在爆發非洲豬瘟之後,西班牙於2021年出口的豬肉量已經超過了德國。
業內預計,如果非洲豬瘟在德國繼續發生,中國,韓國、日本等國短期內不會恢復進口,德國養豬業預計將進一步萎縮。
經濟衰退的警告
作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德國已經敲響了衰退的警鐘。
當地時間7月4日,德國30年來首次出現月度貿易逆差,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德國2022年5月出口額意外出現了下降,環比下降0.5%,進口額環比上升2.7%,導致當月貿易逆差約達10億歐元,這是自1991年以來首次,遠遠超過經濟學家的預期。
有分析機構認為,德國貿易逆差的出現,主要歸因於進口成本的大幅飆升,抵消了原本不錯的出口勢頭,預計德國將在整個夏季繼續錄得貿易逆差。
在經濟前景黯淡的背景下,德國的企業正面臨進口成本飆升、產品需求疲軟的局面。今年5月,德國的能源、食品和製造商使用的零部件等進口產品價格同比上漲超過30%,而出口產品的價格僅上漲了約一半。
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5月,德國能源進口價格同比上漲了143.8%,其中進口天然氣、原油價格分別同比上漲了235.6%和80.2%。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德國跟隨西方國家一起出台了對俄羅斯的製裁措施,再疊加新冠疫情的衝擊,國際供應鏈受到了嚴重的衝擊,這對於德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而言,影響巨大。
7月5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表示,對德國經濟衰退的恐懼是壓倒性的。
金融機構ING預測,德國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會萎縮。ING 宏觀研究主管布爾澤斯基表示,德國和歐元區其他國家今年很有可能陷入衰退。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也認為,歐洲經濟體正面臨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放緩帶來的新一波重大衝擊,這可能將通脹推高至比當前創紀錄數據還要更高的水平,並將德國拖入衰退的軌道。
法蘭克福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經濟學家奧利弗·拉考(Oliver Rakau)表示,由於生活成本的上升和高度的不確定性,貿易前景相當黯淡,即使經通脹因素調整後的數據看起來不那麼顯著,但按實際價值計算,對外貿易仍將對德國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