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於棕櫚油產地持續降雨,且印尼快速去庫,外盤馬棕櫚油受供應擔憂情緒提振持續上漲,國內棕櫚油隨馬棕跟漲。不過最新的馬棕產量數據顯示與提前減產預期相悖,10月馬棕延續累庫,產地整體供應仍然寬鬆,國內棕櫚油快速累庫,國內外棕櫚油供應寬鬆抑制期價持續上行。
臨近季節性減產 產地供應走勢分化
今年5月份印尼為保障國內植物油供應,禁止棕櫚油出口,最終導致國內棕櫚油脹庫,最終不得已取消禁令,同時為刺激出口,印尼取消棕櫚油出口專項稅至10月底。在印尼持續實施出口刺激的政策支撐下,印尼與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形成競爭,產地庫存走勢分化,8月末印尼棕櫚油庫存環降至404萬噸,印尼庫存壓力顯著減弱,降至歷史同期中位區域。而馬棕庫存連續累積,截至9月,馬棕庫存漲至至232萬噸,已經觸及歷史同期高點,整體產地棕櫚油供應仍然相對寬鬆。
10月馬來西亞棕櫚油或延續累庫,馬來西亞在10月上調毛棕櫚油計算關稅的參考價,導致實際出口關稅增長3.2個百分點,而印尼將10月16-31日毛棕櫚油參考價設定為每噸713.89美元,低於前半月的每噸792.19美元,按照新的參考價,棕櫚油出口關稅將達到每噸3美元,低於上一參考價實施時的33美元,印尼棕櫚油出口競爭力提高,且印度的節日備貨結束,提振效應消退,據船運機構數據顯示10月1-25日馬來西亞出口107-116萬噸,環比變動-3.49%至6.58%,低於去年同期的120萬噸,出口難以突破前高。不過10月印尼出口專項稅即將到期,印尼政府尚未作出是延長還是恢復出口levy征收的決定,為棕櫚油市場帶來不確定性,按照目前的庫存水平來看,對繼續免徵出口專項稅的必要性存疑。若11月後出口專項稅恢復征收,按照10月下旬的CPO參考價,毛棕櫚油稅費增加65美元/噸,將從邊際上支撐海外市場FOB出口報價,預計對連盤棕櫚油形成一定提振作用,需要對此進行關註。
產量方面,東南亞地區11月至次年3月將進入雨季,棕櫚油也將進入減產周期,尤其今年拉尼娜氣候與印度洋偶極子負相位的雙重疊加下,東南亞迎來較往年正常水平更多的降雨,這對棕櫚油的生產及物流運輸形成了一定挑戰。近期產地進入雨季,尤其印尼遭遇強降雨,加大了市場對棕櫚油產量下滑的擔憂。不過馬棕產量與提前減產的預期相悖,據SPPOMA數據顯示,10月1-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增長1.7%,MPOA顯示10月1-20日馬棕產量環比增加7.5%。
棕櫚油大量到港 庫存快速累積
隨著印尼脹庫降低關稅刺激出口後,國際棕櫚油價格大跌,我國棕櫚油進口倒掛大幅收窄,國內貿易商採購積極性明顯增加,8、9月採購量充足,國內棕櫚油庫存持續累庫。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9月棕櫚油進口量為612607.17噸,環比增加102.4%,同比增加26.2%,進口量創本年度新高。其中,自印尼進口棕櫚油492425.53噸,環比上月增加223286.9噸。同期,自馬來西亞進口棕櫚油119990.02噸,環比增加86571.64噸,價格更低的印尼棕櫚油對馬棕的替代效應顯著。截至10月25日棕櫚油港口庫存為72.4萬噸,周環比增加9.7萬噸。需求方面,氣溫降低後棕櫚油替代消費減弱,且大量到港後,棕櫚油現貨基差持續回調。整體上國內棕櫚油供應逐步寬鬆。
大豆進口下降 豆油供應預期收緊
美國大豆正處在收穫高峰,然而受旱情影響,今年密西西比河處於十年來的最低水位,航路中斷嚴重影響了美國大豆出口,密西西比河的低水位情況預計持續至11月上旬。據交易商表示,原定於10月和11月抵達中國的多達300萬噸美國大豆可能會推遲約15至20天到貨。而在今年7月到9月份期間,由於當時美豆價格偏高,國內油廠大豆榨利虧損,中國買家並未大量採購量,因此10月大豆進口量可能降至兩年多來的最低水平。當前我國大豆進口商正尋求從巴西、阿根廷等國進口更多的大豆,彌補美國大豆進口的不足。據糧油商務網數據顯示,10月進口大豆到港約550萬噸,11月預估875萬噸。
由於大豆到港量偏低,國內進口大豆庫存下滑,截至上周末,全國主要油廠進口大豆商業庫存 333 萬噸,比前一周減少 30 萬噸,比上月同期減少 142 萬噸,制約油廠開機率,豆油產量逐漸下降,庫存出現下降,部分油廠缺豆停機限產,上周國內大豆壓榨量提升幅度不及預期。上周國內大豆壓榨量161萬噸,比前一周增加4萬噸,月環比減少45萬噸。截至25日,港口豆油庫存58.2萬噸,較前一周下降6.4%,雖然油廠油粕庫存偏低,現貨壓榨利潤良好,但由於大豆到港量較少,油廠開機率難以大幅提升,預計大豆壓榨量將維持在165萬噸左右,豆油庫存延續下降,預計11月中下旬採購的美豆到港後,大豆供應或將改善,預計短期國內豆油供應緊張格局延續。
後市觀點
印尼庫存壓力減輕後市場預期改過將恢復征收出口專項稅,將導致進口成本增加支撐棕櫚油價格,並且臨近季節性減產,疊加拉尼娜氣候,市場擔憂產量不及往年。雖然印尼棕櫚油庫存壓力減弱,但是馬棕10月仍是累庫預期,產地供應整體寬鬆,國內棕櫚油到港量大增,港口庫存持續累庫,國內外供應相對寬鬆,短期抑制期價上行,後續上漲驅動仍需後續產量數據與政策的支持。
風險因素:印尼恢復徵稅
All Rights By 財經都知道 © 2020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