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行情回顧

圖:蘋果期貨1月走勢圖

數據來源:文華財經 國信期貨

2023年1月份蘋果期貨大幅上行,主力合約AP2305月度漲幅10.34%。上漲的原因一方面在於節日備貨疊加產地用工緊張。2023年春節時間提前,客商集中備貨以禮盒包裝為主,但產地工人普遍生病,用工十分緊張,造成了短期供應偏緊的局面。而另一方面,第一波大規模疫情的衝擊超出許多人的預期,蘋果、梨、檸檬等水果得到消費者青睞,同時居民對XBB毒株感到恐慌,部分專家提示蘋果對於治療腹瀉有一定作用,在資金推動下,蘋果期貨多頭情緒高漲,前20凈持倉轉多。政策放開的第一個春節,民航及鐵路運輸均出現大幅增長,人口流動保持回升態勢,拉動蘋果消費。而節前備貨由於人工緊張等問題,備貨體量有限,短期出現供應偏緊局面,蘋果表現亮眼。

第二部分 蘋果基本面分析

一、冷庫庫存量偏高

圖:全國冷庫蘋果冷庫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 國信期貨

根據卓創資訊市場調研統計,2022/23季全國蘋果產量約3518.59萬噸,處於近五年的較低水平,同比去年的最終產量減少6.46%,較五年曆史平均產量下滑5.6%,而與產量相對正常的2019年相比減少17.59%。今年蘋果入庫進度較慢。山東產區節日期間的大風、降雨天氣影響摘袋進度,甘肅由於人工緊張也遲遲未完成入庫。一般而言,產量和入庫量是相對應的,因此很多果農、客商及貿易商等行業人士預計存儲量可能會創新低,大概在750萬噸左右。可是隨著入庫不斷進行,新季蘋果在11月底入庫量達到高峰值,最終全國冷庫蘋果庫存量約878.1萬噸,同比減少3.6%;較五年曆史平均值減少4.2%。實際的冷庫存儲量相對來說處在中等水平,入庫量超出前期市場預估,蘋果減產預期部分落空。

圖:山東地區蘋果冷庫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 國信期貨

圖:陝西地區蘋果冷庫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 國信期貨

據卓創資訊統計,截至2023年2月2日,全國冷庫蘋果的庫存量約739.5萬噸,高於去年同期水平,處於歷史中等水平。分地區來看,目前山東產地冷庫庫存量約272萬噸,陝西地區庫存量約196.34萬噸,入庫量超預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產量雖下滑,但優果率有明顯提高。優果率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果個,另外就是質量。果個方面,東、西部產區皆出現明顯好轉。總體來說,新季質量提高明顯,高價優質貨源居多,低價貨源少。後期產地出貨節奏值得關註,而最為重要的時間節點,應該是春節至五一勞動節這個時間段。春節備貨,節日效應提振,並且新季入庫時間不長,果農、客商心態都比較樂觀,歷年此階段蘋果價格下方都存在一定支撐,出現大幅下滑的概率較小。不過春節備貨高峰已經過去,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冷庫蘋果或愈加不易存儲,果農及客商心態可能會發生轉變,蘋果價格有向下可能。

二、雙節備貨,產地走貨加快

圖:全國冷庫蘋果周出庫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 國信期貨

蘋果下游消費需求很難精確量化,目前我們用產地走貨量作為大致評估的標準,同時結合幾個重要節日的備貨、銷售情況進行檢驗。經過我們測算,蘋果需求價格彈性繫數β大概在-0.34左右。蘋果需求的價格彈性繫數顯著為負,意味著蘋果需求量與自身價格呈反方向變化,當價格上漲時,理性的消費者會適度減少對蘋果的消費,反之,則會增加蘋果的消費量。同時,β絕對值為0.34表明蘋果需求對自身價格的變動缺乏彈性,意味著價格較大幅度的變化才能帶動需求量小的變化。因此產地蘋果只有在大幅跌價的時候,去庫走貨進度才會明顯提高。

圖:山東產區周出庫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 國信期貨

圖:陝西產區周出庫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 國信期貨

但今年新季的價格一直居高,不利於下游走貨。價格方面,據中果網,山東棲霞產區冷庫走貨一般,存貨商以發自存貨源為主,補貨客商按需挑揀採購,果農低價三四級貨源交易居多,實際成交以質論價,主流行情變化不大。當前庫存果農紙袋富士80#以上一二級價格在3.50-4.00元/斤左右,統貨價格在2.80-3.20元/斤,三級價格在2.30-2.60元/斤;洛川產區走貨速度尚可,冷庫中客商繼續包裝自存貨源為元宵節做準備,果農貨部分要價堅挺,實際成交以質論價。當前庫存紙袋富士果農貨70#起步半商品價格在3.60-3.80元/斤,統貨3.30-3.50元/斤,70#起步高次價格在2.50-2.80元/斤。如果新季蘋果的價格高位運行,可能會對下游消費起到一定抑製作用,這樣蘋果後期或容易出現高開低走局面。

圖:山東產區現貨價格(單位:元/斤)

數據來源:同花順 iFinD 中果網 國信期貨

圖:陝西產區現貨價格(單位:元/斤)

數據來源:同花順 iFinD 中果網 國信期貨

圖:低價區現貨價格(單位:元/斤)

數據來源:同花順 iFinD 中果網 國信期貨

三、進口同比明顯增加,但整體規模較小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會相應增加。種類單一、質量一般的蘋果滿足不了消費需求,海外如日本和法國的紅富士質量上乘,口感香甜,逐漸得到很多國內消費者的青睞。我國鮮蘋果主要進口國包括新西蘭、美國、智利等國家。

圖:鮮蘋果進口量(單位:噸)

數據來源:WIND 國信期貨

圖:鮮蘋果累計進口量(單位:噸)

數據來源:WIND 國信期貨

但我國鮮蘋果總體進口規模較小,2010-2020年進口數量僅占總產量的1%左右。進口量小,主要原因在於我國蘋果供應穩定,能滿足自給自足的需要。據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我國鮮蘋果進口總量為9.55萬噸,同比增加40.42%;進口總額2.16億美元,同比增加42.90%。在減產背景之下,進口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充消費者的選擇,彌補消費缺口,對於偏緊的供應格局有一定緩解作用。

四、鮮蘋果出口表現不佳

圖:蘋果出口情況(單位:噸)

數據來源:WIND 海關總署 國信期貨

圖:主要出口國數量(單位:噸)

數據來源:WIND 海關總署 國信期貨

我國鮮蘋果主要出口東南亞國家,出口優勢多來自於價格。我國鮮蘋果主要出口國家包括孟加拉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尼泊爾、菲律賓以及泰國。根據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2022年,我國鮮蘋果出口總量為82.31萬噸,同比減少23.67%;出口總額10.40億美元,同比減少27.24%,處於歷史低位,出口表現不佳。從我國出口的國家或地區來看,出口量前五的是印度尼西亞、越南、孟加拉國、泰國和菲律賓。不過我國鮮蘋果出口規模仍然偏小,占總需求量的3%左右,疊加近些年來蘋果減產,出口下滑對我國蘋果供需格局影響有限。

五、柑橘類價格下滑

圖:全國水果產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同花順 iFinD 國信期貨

圖:其他新鮮熱帶水果進口量(單位:噸)

數據來源:WIND 聯合國糧農組織 國信期貨

圖:10種水果與蘋果價格相關性

數據來源:WIND 農業農村部 國信期貨

近年來,水果整體豐產,同時進口水果補充消費者的需求,水果市場選擇明顯增加。蘋果作為水果中的一員,也會受到相關品種的影響。替代水果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儲藏類水果的影響,比如與蘋果耐儲性相當的梨;另一方面是時令水果的影響,比如帶有極強季節性的水果大類西瓜,以及柑橘和芒果、草莓等具有口感的時令水果。

圖:7種重點監測水果平均批發價(單位:元/公斤)

數據來源:WIND 農業農村部 國信期貨

圖:富士蘋果批發價格(單位:元/斤)

數據來源:WIND 農業部 國信期貨

近年來,水果整體豐產,同時進口水果補充消費者的需求,水果市場選擇明顯增加。蘋果作為水果中的一員,也會受到相關品種的影響。替代水果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儲藏類水果的影響,比如與蘋果耐儲性相當的梨;另一方面是時令水果的影響,比如帶有極強季節性的水果大類西瓜,以及柑橘和芒果、草莓等具有口感的時令水果。2023年1月份水果價格居高運行,截至1月31日,農業農村部重點監測的7種水果平均批發價約7.6元/公斤,環比上漲0.43元/公斤;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9.2%,處在近五年曆史高位。水果作為一般消費品,其需求量與價格一般呈反比,價格居高將會抑制居民的消費意願。

具體品種來看,鴨梨價格是與蘋果價格相關性最強的水果。新季梨的產量略有下滑,價格偏強運行。據卓創資訊,山東地區冷庫梨成交價格小幅上漲,秋月梨冷庫出庫報價3.8元/斤左右。萊西等地區的果農貨剩餘量不大,市場需求良好,客商採購積極性比較好。近期水果總量不大,其它水果價格居高運行,對蘋果構不成太大競爭。

圖:哈密瓜平均批發價(單位:元/公斤)

數據來源:WIND 農業部 國信期貨

圖:葡萄平均批發價(單位:元/公斤)

數據來源:WIND 農業部 國信期貨

圖:香蕉平均批發價(單位:元/公斤)

數據來源:WIND 農業部 國信期貨

圖:鴨梨平均批發價(單位:元/公斤)

數據來源:WIND 農業部 國信期貨

圖:西瓜平均批發價(單位:元/公斤)

數據來源:WIND 農業部 國信期貨

圖:蜜桔平均批發價(單位:元/公斤)

數據來源:WIND 農業部 國信期貨

六、蘋果消費季節性分析

蘋果作為一種季產年銷的水果,帶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按五年曆史價格統計,上漲概率較大的月份多集中在下半年,分別為:9月、11月和12月。就歷史規律而言,一般庫存蘋果9月底會完成清庫,而蘋果儲存到了後期,質量會有所下滑,好貨就成了稀缺品。並且這個時候新季蘋果還未完全大量上市,整個市場的庫存是處在偏空的狀態,同時9月份氣溫逐漸下降,時令水果慢慢減少供應退出市場,中秋、國慶雙節備貨,利好蘋果的消費。因此果農和客商帶有惜售情緒,蘋果在9月份漲價也在意料之中。而11、12月份,新果開始有效供應市場,並且臨近聖誕節和元旦,節日提振效應明顯,蘋果需求較為旺盛,驅動價格上行。

而下跌概率較大的月份分佈較為分散,主要包括:4月、8月和10月。4月份是比較關鍵的去庫時間節點,一方面,4月份之後氣溫上升,不少季節性強的時令水果上市,衝擊蘋果的消費市場;另一方面,庫存蘋果存放已超半年,後期質量恐有所下滑,且下半年節日不多,節日效應或大打折扣,因此,4月份降價去庫的可能性較高。而到了8月份,離清庫還剩下一個月的時間,面對的挑戰包括但不限於:時令水果繼續衝擊市場;早熟蘋果上市擠占庫存蘋果的銷售份額;由於存放時間長庫存蘋果自身質量出現下滑等,因此8月份價格下滑比較明顯。10月份伴隨新季蘋果大量上市供應市場,且替代水果梨與蘋果的上市期也比較接近,階段性的供應壓力驅動蘋果價格有所下滑。

圖:富士蘋果平均批發價格(單位:元/公斤)

數據來源:WIND 農業部 國信期貨

第三部分 後市展望

據卓創資訊統計,截至2023年2月2日,全國冷庫蘋果的庫存量約739.5萬噸,高於去年同期水平,處於歷史中等水平。分地區來看,目前山東產地冷庫庫存量約272萬噸,陝西地區庫存量約196.34萬噸。2023年1月份水果價格居高運行,截至1月31日,農業農村部重點監測的7種水果平均批發價約7.6元/公斤,環比上漲0.43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9.2%,處在近五年曆史高位。水果作為一般消費品,其需求量與價格一般呈反比,價格居高將會抑制居民的消費意願。但是季節性強的柑橘類水果價格出現下滑,據農業農村部公佈的數據,蜜桔平均批發價年後5.49元/公斤,較年前下滑2.3%,柑橘類水果價格普遍下滑,加劇與蘋果之間的競爭。

從蘋果具體交易來看,多以三級果為主,一二級優質貨源成交零星,春節過後補貨不多。新季優果率高,但市場對於一二級優質貨源需求不旺,尤其是山西產區,紙加膜貨源價格明顯高於往年同期水平,庫存果農紙加膜80#以上價格在2.80-3.00元/斤,75#以上價格在2.50-2.60元/斤,傾向於採購低價貨源的電商採購積極性表現較差。春節節日已經結束,市場到貨數量下滑,採購人員也呈減少趨勢。

政策放開的第一個春節,民航及鐵路運輸均出現大幅增長,人口流動保持回升態勢,拉動蘋果消費。而節前備貨由於人工緊張等問題,備貨體量有限,短期出現供應偏緊局面,因此蘋果消費表現超出市場前期預期。後期產地出貨節奏值得關註,而最為重要的時間節點,應該是春節至五一勞動節這個時間段。果農、客商對於後市情緒表現樂觀,或存在一定惜售情緒。春節備貨高峰已經過去,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冷庫蘋果或愈加不易存儲,若一二級貨源需求持續不振,果農及客商心態可能會發生轉變,後期蘋果價格有向下可能。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