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豆基本面與技術面淺析

近日,美豆連續合約從2023年2月底重回日線級別均線密集區間震蕩,上周四回踩日線610均線後,向上快速反彈的形態!我們從近期基本面與技術面兩個方向分別淺析一下美豆連續合約的下跌後快速反彈的邏輯。

以下是近期美豆連續合約幾大消息面影響事件:

最近兩周以來,美豆及國內豆菜粕價格在多重利空因素疊加下呈現超預期下行,美豆指數自1480美分下跌至近期的1360美分,創最近幾個月來的最大跌幅。我們認為近期盤面回落的主要原因仍然在於高估值後的回落,而驅動方面看共有以下幾大因素:

1.從全球供需結構來看,今年全球大豆產量增幅大於壓榨增幅,並且前期市場對美國及阿根廷的減產基本已告一段落,在雷亞爾匯率貶值的情況下,巴西供應壓力逐步被市場關註;

2.巴西收穫進度加快導致貼水出現超預期下行,5-6月船期FOB基差較美灣低120-150美分,已經足以覆蓋兩地運費,巴西大豆可能向產區倒擠;

3.阿根廷可能於4月開始執行新一輪的“大豆美元”計劃,當前阿根廷黑市美元匯率已經達到400比索,遠高於官方的200比索,雖然阿根廷新作減產已基本確定,但舊作並未減產且此前銷售慢,因而供應仍然充裕,受此影響,阿根廷國內及歐洲地區豆粕價格下跌嚴重,間接拖累產區榨利;

4.菜籽供應外溢壓力增加,美豆油粕需求前景都較差,受加拿大國內菜籽壓榨利潤良好以及前期美玉米價格下跌壓力較大影響,其他蛋白供應增加,利好菜粕及DDGS消費,而美豆油消費也未見實質利好,美國壓榨利潤走弱帶動後續累庫風險;

我們認為近期行情的回落是22/23年度油籽豐產壓力投放後的集中表現,在庫存重建以及貿易恢復正常的情況下,油脂油料壓力或仍將延續。

第二部分基本面分析一、新作年度庫存重建與貿易流回歸估值修複帶動價格重心下移

長期來看,大豆價格與主產國庫銷比之間呈現明顯的反向關係。這一方法基本成為行業對美豆進行長期定價的思路,測算近10餘年來的相關性,可以看到二者相關係數達到-79%,雖然庫銷比並不能作為解釋國際大豆價格的唯一變量,但從數據表現至少說明瞭庫銷比與美豆價格之間具有統計意義上的回歸關係。22/23年度南美市場未能重演全面減產的劇情,USDA月度供需報告顯示22/23年度巴西、巴拉圭的增產2900萬噸,阿根廷、美國減產1600萬噸,主要四國增量達到1300萬噸,全球產量增加1700萬噸,而總體消費僅增加880萬噸,庫存重建導致美豆運行重心下移。從下圖美豆與庫銷比關係圖來看,3月初以來1500美分的價格對比庫銷比明顯處於估值偏高的水平,在近期宏觀壓力向下,阿根廷減產被充分交易後,商品自身的價值升水被逐步擠出。

此外,國際大豆較強的貿易屬性導致其價格容易伴隨著貿易流的緊張與寬鬆出現漲跌。可以看到過去兩年中國際大豆的高價不僅因為庫銷比達到低位,也因產區需求良好情況下整體貿易量下滑有關,我們也因此見證了中國過去兩年中國內豆粕基差的暴力行情。所以,雖然今年大豆庫存及庫銷比本身增幅並不大,但是產地供應缺口的緩解將較大程度改善大豆貿易流,受此影響,大豆價格和貼水壓力將逐步走弱。

因而綜合來看,雖然本輪美豆及豆粕價格下跌略顯突然,但本身屬於基本面利空背景下盤面出現產業面和宏觀面的共同驅動所致,估值修複成為價格下行的主要原因。

從以上基本面變化來看,利空因素大於利多因素的影響,但全球大的基本面:全球糧食危機和極端氣候影響,依然不變!所以,對於未來美豆的走勢,重點要關註全球需求面的利多影響能否帶動美豆對上破位! 

上圖是美豆連續合約日線別K線圖疊加2021年底部對上黃金分割和斐波那契數列參數均線和其他指標

上圖是美豆連續合約周線別K線圖疊加最近三年頂部對下黃金分割和斐波那契數列參數均線和其他指標

上圖是美豆連續合約月線別K線圖疊加199年底部對上黃金分割和斐波那契數列參數均線和其他指標

技術面分析:1,日線級別,從黃金分割來看,在2023年年初試探了1.618位下方後,回撤1.000位再蓄力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依舊是大級別橫盤震蕩的可能性較大;2,周線級別,2022年7月的低點已經觸及過頂部對下黃金分割的2.618位,理論上不可能持續走弱,偏強震蕩是大方向;3,月線級別,本月呈現的是在月線級別21MA展開多空爭奪的形態,未來大概率還要在這個位置附近震蕩很長一段時間!!!

——————————————

聲明|免責條款

免責聲明:本文由星莫傳媒所提供。文中任何觀點、新聞、研究產品、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不能視為適合客戶或是基於客戶個人情況考量的建議。僅供學習參考,不具備投資指導建議。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