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港股盤後,阜博集團(3738.HK,以下簡稱“阜博”)交出一份振奮人心的財報。

2022年收入翻倍,扭虧為盈

  報告顯示,2021年全年阜博實現總收入14.43億港元,同比增長110%;年內實現毛利潤5.91億港元,同比增長70%;凈利為5810萬港元,實現扭虧為盈。

  整體而言,2022年阜博繼續保持高成長性,並且實現轉虧為盈----這一表現在市場環境嚴峻的去年實屬難能可貴,再度展現出公司商業模式的逆周期性和戰略執行力。

  按地區來看,公司美國市場逆勢依然維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2022年營收7.4億港元,同比增長43.6%,占總收入比約51.3%。這主要歸功於公司與美國客戶加強深度合作,並再度驗證阜博受益於DTC浪潮的核心邏輯。中國內地市場營收6.95億港元,同比增長320%,占總營收48.4%,即便剔除粒子科技並錶帶的來增量影響,仍然也保持2倍以上的迅猛發展勢頭。

  可見,阜博在美國市場的地位穩固,中國區業務也一片繁榮,潛力可期。

  實際上,近些年,阜博在中國區的戰略佈局也一直是有目共睹的---從2020年12月引入螞蟻戰投,併成為螞蟻鏈運營的數字版權服務平臺在視頻、音頻領域的新媒體監測技術供應商,再到去年5月完成對於粒子科技戰略併購,阜博加註中國的策略一以貫之,從而令自身在中國數字內容資產市場處於更為有利的位置。

中國區戰略升級,發力文化數字化產業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財報進一步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發力中國文化數字化產業。而且,就在財報披露當天,阜博高調亮相第十屆網絡視聽大會(3月30日至4月1日於成都召開),進一步印證了這點。

  阜博承辦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分論壇暨文化出海生態共建戰略發佈會

  阜博進軍中國文化數字化產業的個中緣由與考量,其實不難猜到一二:

  首先,中國正迎來一個數字經濟的大發展新時代。不論是今年的兩會以及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各地政府工作目標,抑或是在二級市場持續火熱的題材,數字經濟都處於C位。

  圖: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來源:中國信通院、網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根據中國信通院預測,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超過60萬億元;而根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2022中國數字經濟政策及發展研究報告》預測,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突破50萬億元。這說明未來3年10萬億,每年至少3萬億的增量。

  第二,數據要素市場化有望加速,數據確權迎良機。

  以去年12月頂層公佈的《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即“數據二十條”)為標誌和體現,作為國內首部部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國家級轉向政策文件,有望加速數據要素確權和流通,促進數據價值的釋放。

  不難料見,數字經濟的大發展,必然伴隨數字要素的規模爆發。數字經濟本質上是建立在以數據要素為基礎的一種新型生產關係。數據作為數字時代不可或缺的基礎和戰略性資源,權威媒體甚至稱之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石油”。

  數據要素的價值可想而知,確權則是數據流通和交易等環節的前提,也是價值兌現的基礎,被視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

  而確權能力可以說正好是阜博的強項。不論是版權保護還是內容變現分賬,都需要對內容進行確權。而阜博憑藉在海外長期服務於社交、文化及影音等全球性媒體龍頭(包括YouTube、Facebook、Instagram、迪士尼、華納探索),在數據確權方面具備豐富技術積累與實踐經驗,這是國內玩家不具備的先發優勢。

  也就是說,一旦數據確權規則落地,數據產業鏈將迎來快速發展,將直接利好阜博。

  第三,阜博選擇發力文化數字化方向,根本在於自身稟賦與產業政策時機的成熟。

  阜博長期深耕於數字內容資產的保護與變現領域,客戶主要是海內外的影、音、視頻、社交等頭部數字內容平臺,這其實決定了阜博的核心能力圈根植於文化內容產業。

  (來源:公開網絡)

  政策面來看,去年5月出爐的《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是文化數字化建設國家級的指導意見,為文化產業數字化指明瞭發展方向和實施路徑。

  另外,客觀來講,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極大地降低了以網絡文學為代表的內容侵權成本,但維權成本和難度卻在不斷增加,這為版權保護新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根本動力。但近幾年,隨著國內版權制度環境實質性改善,用戶版權保護意識逐步覺醒,同時也令版權保護技術應用的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阜博這幾年持續在中國市場開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本身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

  總之,我國經濟已步入以創新為底層驅動力的發展階段,而秉著“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大前提,國內版權保護市場的長期發展確定性和空間毋庸置疑。

  國內版權保護市場尚在啟蒙階段,顯然也為阜博創造了一個大好的環境。

  當然,這其實也是阜博多年來持續堅持和積累的結果,以其本身在數字文化內容領域的技術和客戶基礎,與中國數字經濟大發展時代兩者共振,公司未來爆發潛力著實可期。

尾聲

  此外,今年來火的一塌糊塗的AIGC,可預見的將促進內容的爆髮式增長。市場人士認為,在AIGC的技術應用能力方面,中國相比美國會存在代差,那麼阜博在海外已有巨頭客戶的基礎上,理應也有先發優勢,在國內市場有望成為優先被選擇的合作對像。

  而從螞蟻高層出席阜博承辦的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行業落地研討會併發表主旨演講來看,雙方合作仍舊密切,阜博與領先科技公司在相關領域合作或許已經提上日程,後續發展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