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以來,豆粕價格大幅上漲,基差持續走強,盤面合約之間呈“近強遠弱”結構。此次豆粕大漲的原因主要來自四個方面。首先,豆粕的大漲跟人民幣的大幅貶值有關,我們看到八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從6.7一度到7.3附近,在大豆進口成本區間和豆油價格區間基本穩定的背景下,豆粕成本水漲船高。第二,上半年南美大豆產區乾旱令全球大豆供應減少,導致南美大豆對中國的出口明顯下降,海關數據顯示,中國2022年10月進口大豆僅為413萬噸,遠低於去年同期水平。第三,下半年美豆部分產區乾旱,再次令美豆產量不及預期,令全球大豆供應雪上加霜。第四,下半年飼料產量增加,豆粕需求旺盛,這一點從豆粕的大幅去庫也可以得到佐證。整體來看,這波豆粕的上漲是宏觀面和供需面的共振導致。

站在當下時間點,豆粕的近遠月合約或面臨著不同的主要邏輯。對於01合約來講,主要邏輯將更多地體現在期現如何回歸的問題上。而對於05合約而言,主要邏輯將更多地體現在南美大豆的產量和到港問題上。

一、01合約

供應方面,目前國內大豆和豆粕庫存仍處於偏低水平,現貨供應仍相對緊張,但隨著11月大豆船期的大量到港,中國原料的供應將逐步回歸正常,豆粕的供應緊缺局面也將逐步緩解。而目前國內多數地區的豆粕基差普遍處於1000元/噸以上,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伴隨的01合約臨近交割月,基差將出現大幅的回落。

需求方面,目前市場的採購情緒比較低迷,成交量大幅萎縮,這也反應出市場對於後期基差的悲觀預期。不過值得註意的是,今年春節較早,因此也要重點關註春節前備貨是否提前展開。通常情況下,春節備貨在節前一個月展開,而今年的這個時間點是12月下旬,正好面臨著01合約進入交割月,如果備貨按時展開,又是正基差的情況下,01合約或出現抗跌的可能。

二、05合約

由於上半年南美大豆和下半年美豆的兩次減產,全球大豆供應仍顯偏緊,這樣南美新作大豆能否豐產就顯得尤為重要,市場關註點將聚焦南美大豆的產區天氣上,南美天氣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草木皆兵。

巴西方面,11月上旬降雨很少,中旬有一些降雨,整體看下來11月降雨預計偏低。巴西中西部目前是高溫天氣,部分產區出現乾旱苗頭,這可能對早播大豆有一些影響。阿根廷方面,核心產區近期比較乾旱,種植進度遠遠落後往年正常水平。市場數據顯示,截止到上周四,阿根廷大豆播種僅為17%,而去年則為31%。整體看下來,11月的南美大豆部分產區天氣確實對大豆的播種產生了一定影響,這在情緒上對CBOT大豆價格是有支撐的,但要說11月的乾旱影響了南美大豆的產量還為時尚早,不過仍需引起我們的註意,在這樣的情況下,12月的南美大豆產區天氣值得重點關註。

三、綜述

綜上所述,豆粕的這波上漲主要是受到了宏觀、供應和需求三方面的影響。宏觀方面,美國10月CPI達到7.7%,低於市場預期的8.0%,我們認為,美國的通脹基本已經觸頂,人民幣貶值對豆粕成本的支撐已經走弱。對於01合約,我們認為隨著大豆的大量到港,供應緊缺局面有望得到緩解,基差的走弱是基本確定的,而由於今年春節偏早,不排除節前備貨提前展開,屆時豆粕價格仍有望得到支撐。對於05合約,南美大豆產區天氣需重點關註,11月南美大豆產區降雨偏少,阿根廷種植進度遠低於正常年份,雖然初下影響產量的結論還為時尚早,但市場對南美天氣升水確有較高的預期。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