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9月8日,協鑫集成(002506.SZ)在互動平臺上表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00%來自於太陽能行業,其中,公司營業收入中海外占比約60%。合肥大基地一期第二階段產能已於2022年一季度投產;預計三季度合肥60GW超級組件工廠一期15GW項目將實現全面達產,2022年底公司可實現超20GW大尺寸組件產能。二期項目廠房土地平整已經完成,將根據行業發展及市場需求穩步推進。

  面對光伏行業市場的高速成長機遇,公司已經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將“大尺寸再生晶圓半導體項目”募集資金集中用於投資建設“合肥協鑫集成15GW光伏組件項目”及“樂山協鑫集成10GW高效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一期5GW)項目”。公司募投項目新增高效大尺寸組件產能在光伏行業高景氣度周期集中釋放,將成為公司業績成長的新動能。

  在海上光伏方面,公司一貫致力各種應用場景的高效組件開發,擁有可浸泡高可靠海面漂浮組件、與彩鋼瓦結合的BIPV建築一體化光伏產品、BAPV、輕質組件、光熱PVT組件等。公司深入研究高可靠性防浸泡海面漂浮組件,開發完成自主專利的可浸泡海面漂浮組件,並對該款產品模擬海面漂浮環境進行多維度的可靠性測試,在組件耐海水浸泡的測試中實現了新突破,成功推動了海面光伏組件在東南亞近海海域的運用。

  在光熱發電領域,公司“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引領下,加快“光伏 ”產品研發,瞄準清潔供熱市場,通過光伏發電與熱泵系統的結合提供多種應用場景的熱電聯供服務,推出新型PVT光伏光熱一體化組件,打造PVT熱電聯供系統,解決了光伏、光熱爭屋面的問題,在屋面、外牆、陽臺立面等可同時實現發電、供熱。PVT熱電聯供系統較常規光伏發電系統可提高10%左右的電力收益。其自身發電收益加上相對省電收益部分,綜合投資回報期較分佈式光伏電站(5年左右)至少縮短半年以上。同時PVT光伏熱電聯供系統太陽能綜合利用率達80%以上。公司推出的PVT光伏熱電聯供系統有效解決了分佈式光伏發電就地消納以及光伏發電和光熱採暖爭屋面的問題,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空間。目前該系統已在內蒙古、山東、江蘇、河南、遼寧等多省市展開應用推廣,尤其在煤改電地區廣受市場歡迎。

  而面對競爭激勵的光伏組件市場,公司則認為,於組件市場是技術、品牌、渠道等綜合要素的競爭,公司具有綜合競爭要素的多年積累,對參與組件行業的競爭充滿信心;由於硅料價格高企,全行業組件生產成本攀升較快,嚴重壓縮組件端利潤。為快速響應新形勢、新格局下的業務需求,公司積極佈局新形態下的系統集成模式。

  另一方面,協鑫集成聲稱,司OSW重大資產重組交易仍在推進中,本次交易將有利於OSW導入戰略投資者的優勢資源、優化股權結構、增強資本實力,幫助OSW將在澳大利亞成功的經營模式複製到歐洲以及其他海外地區,促進OSW在澳洲以外光儲市場的業務發展,助力其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分佈式光儲系統集成商。通過本次交易,公司一方面能夠變現部分前期投資的收益,收回部分投資成本;另一方面,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仍間接持有OSW 360股普通股(占OSW全部股份比例為32.14%),未來OSW業務規模的提升與迅速發展仍將繼續為公司帶來較為可觀的投資回報,進一步助力公司自身穩步發展及推進全球化戰略佈局。

  談及公司未來佈局,協鑫集成表示,公司高度重視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機會,特別是半導體與新能源相互融合領域,目前公司在相關技術領域保持開放性研究,除參與的徐州睿芯電子產業基金外,目前暫未涉及半導體產業鏈大規模業務投資;公司虛擬電廠中的儲能業務有相關佈局,包括電網側儲能、工商業儲能、戶用側儲能、5G基站側的儲能等;公司還與華為在綠色能源的產品供給、市場開拓方面有著多年的良好合作關係,在未來數字能源轉型等前瞻性課題亦保持開放性的探討。此外,公司暫時不涉及純鈣鈦礦薄膜電池生產,公司將根據市場需求及技術發展情況,適時與行業內具有先進技術優勢的企業合作佈局高效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及工藝設備技術研發。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