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上半年生豬市場實現觸底反彈,4月之後豬價出現較長時期的震蕩上升,中秋節之前豬價再度走強,養殖端利潤也恢復到歷史較高水平,預期四季度養殖端進入收穫時期,但因面臨一些偏空因素壓制,養殖端仍需把握好出欄時機,保證利潤落袋為安。
今年國內生豬市場經歷產能持續去化調整後,生豬供需關係有松轉緊,在3-4月國內豬價完成V型反轉,豬價從底部築底回升,7-8月豬價回調調整之後,8月下旬至中秋節期間豬價再次走強,目前業內主流觀點認為進入第五輪豬周期的上行階段。
伴隨豬價的快速升高,養殖利潤從5-6月份開始迎來扭虧為盈的反轉窗口,目前已經升至800元/頭以上的歷史較高水平,四季度生豬市場預期購銷兩旺,養殖端或進入收穫期。
上半年生豬養殖扭虧為盈
伴隨豬價觸底回升,國內養殖豬利潤也度過長達5個多月虧損煎熬,在5-6月扭虧為盈。據Mysteel監測,2022年自繁自養的養殖利潤最低是在第12周-584.18元/頭(3月24日),6月15日扭虧為盈,最高在第28周達到835.95元/頭(7月14日),1-8月自繁自養平均盈利-11.45元/頭。外購仔豬最低盈利為第6周-391.71元/頭(2月10日),在5月15日扭虧為盈,最高在第28周964.05元/頭(7月14日),1-8月平均101.42元/頭。
中秋節之前,國內豬價達到23.00元/公斤以上,自繁自養盈利增至887.00元/頭,5.5月前外購仔豬盈利增至988.90元/頭,目前又回升到歷史較高水平。四季度供需面良好,盈利良好局面預期還會延續。
5月之前仔豬價格低於落地成本,養殖端的仔豬實際在虧損出售,外購仔豬具有更低的成本優勢,因此較自繁自養較早的實現扭虧為盈,整體盈利狀況高於自繁自養。自5月之後,仔豬價格出現較強上漲,逐漸超過400元/頭落地成本,自繁自養成本優勢重新顯示,正常5.5個月育肥周期推算,10月中旬之後,自繁自養盈利幅度將超過外購仔豬,而且兩種模式養殖利潤仍處於較高的水平。
中遠期供需面偏緊,關註政策面消息
中秋節之前,豬價走勢呈現偏強態勢,8月底全國豬價突破23.50元/公斤,逼近7月上旬高點。整體來看,9月及及四季度豬價維持偏強態勢,這主要是供需面偏緊力量支撐。
從供應看,去年底至今年3月能繁母豬還處於去化階段,不過去化節奏已經放緩,加上母豬種群優化,低齡高效二元母豬占比提升,年底配種率增加,預期實際生豬出欄量略高於三季度,實際出欄壓力預期增加不大。但養殖端心態較好,散戶壓欄及二次育肥活躍,會導致豬源階段性偏緊,但後期一旦集中出欄也帶來一定偏空壓力。
從需求看,中秋節是傳統淡旺季的轉折點,中秋節之後,氣溫繼續慢慢下降,南方高溫天氣也慢慢消退,居民的肉類消費較季節性回升。10月之後,南方大豬消費慢慢升溫,一般在11-12月南方慢慢進入腌臘、灌腸季節,肥豬消費達到高峰,12月肉類加工企業也進旺季等等。
四季度,生豬預期將出現供需雙增局面,業內預期11-12月豬價或出現年內新的高點。豬價及肉價關係國計民生,隨著豬價肉價高企,政策方面通過約談企業積極出欄、拋儲豬肉等調節動作增多,主要保證豬價運行在合理區間,避免過度波動,國家在中秋節前第一輪投放3.77萬噸豬肉之後,節後第一天又公佈第二批拋儲計劃,政策干預和調節預期在增強。後期養殖壓欄及二次育肥逢高出欄及年底集團場最後衝刺年度任務,豬價有回調風險,市場震蕩風險增大。
新玉米將上市,後期偏強運行
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監測,最近一周(9月8日)國內生豬出欄均價環比上漲1.56%;玉米均價環比微漲0.53%;周內豬糧比值上升至8.46。
華北市場9月中下旬新玉米上市,市場供應量逐漸增加,價格重心預期有所下移,短期利好養殖端利潤繼續改善。但由於本年度產量有下降預期,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遠期預期仍偏強運行可能,加上豆粕走勢偏強,遠期養殖飼料成本仍高位運行,對養殖端盈利帶來一定擠壓,但豬價整體走勢偏強,養殖利潤預期仍維持較高區間運行。
上半年伴隨產能去化的基本完成,生豬供需矛盾得到緩和,生豬價格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養殖利潤也扭虧為盈。四季度生豬供需兩旺,在當前養殖利潤較高局面下,養殖端將進入收穫期和出欄良機。但考慮到政策調節預期增強、新冠疫情反覆、後期大體重豬源逢高出欄等,豬價高位震蕩調整或回落風險也在增大,養殖端散戶仍把握好出欄時機,及時鎖定利潤入袋為安,避免過度壓欄和集中出欄,導致實際盈利不及預期。
All Rights By 財經都知道 © 2020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