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應
煉焦煤供給端有邊際增量。1-11月全國原煤產量累計同比增9.7%,產量恢復明顯。其中10-11月因疫情對運輸有影響,產量同比值出現下降,10月、11月單月同比分別增1.2%和3.1%,隨著疫情全面放開,對運輸的影響逐步解除,煤礦產量有望重回高位。其中煉焦煤產量與原煤產量變化相對一致,我們預計2023年煉焦煤國內煤產量將出現一定的環比增量,增量更多是動力煤供應緩解之後帶來的煉焦配煤回歸,整體增幅不大。
主要增量來自蒙煤和俄羅斯煤炭。1-11月我國自蒙古進口的煉焦煤總量為2160萬噸,累計同比增63.9%,預計全年可達2420萬噸左右。2022年上半年蒙煤通關因疫情等原因始終處於低位水平,2023年隨著疫情影響的解除,蒙煤通關有望回升至高位,全年煉焦煤進口量有望突破3000萬噸。俄烏衝突之後,俄羅斯煤炭發運至我國的數量出現了明顯增量,在國際格局不發生大變化情況下,俄羅斯發運至我國的煤炭數量有望維持高位。1-11月俄羅斯出口至我國的煉焦煤數量合計1933萬噸,累計同比增101.3%。
圖1:煉焦煤供給端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永安期貨研究院
2021-2022焦炭產能實現了兩年凈新增,焦炭產能較為充裕,因原料煤相對緊缺,焦企產能利用率持續維持在相對低位水平。展望2023年,焦炭產能將持續凈增加,根據鋼聯統計,預計明年淘汰焦化產能3000萬噸,新增焦化產能5000萬噸左右。因此2023年焦炭產能依然不是制約焦炭產量的瓶頸。短期隨著焦炭的連續提漲,焦化利潤出現一定程度回升,焦炭產量也同步回升,原料冬儲緊張行情正在緩慢緩解。
圖2:焦炭產量
數據來源:鋼聯雲終端,永安期貨研究院
二、需求
截至12月中旬,鋼聯口徑的247家鋼廠鐵水產量日度均值為228萬噸,環比2021年下降1萬噸。展望明年,鐵水產量由終端需求和廢鋼供應來決定,根據我們測算,明年廢鋼大概率有一定增量,明年全年終端需求尚有較大不確定性,不過在政策端明顯托舉的情況下,預計明年粗鋼產量也難以出現明顯減量,我們認為明年全年鐵水產量與今年相差不大,維持為主。因此若2023年澳洲煤沒有順利通關,煉焦煤大概率緊平衡為主,反之則將打破平衡,有過剩風險。
圖3:日均鐵水產量
數據來源:鋼聯雲終端,永安期貨研究院
就明年“金三銀四”市場而言,終端需求難以快速回升,房地產用鋼需求持續底部徘徊,出口、製造業都有下滑風險,基建面臨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因此終端需求難以在明年春季旺季有明顯起色,大概率仍是底部運行,同比難有增量,但煉焦煤供給端大概率仍將維持高位,供需格局正悄然發生變化。
三、庫存
雙焦絕對庫存依然較低,在庫存水平沒有回到往年同期水平之前,價格難以完全回歸。短期在冬儲補庫驅動下,現貨價格表現偏強。如圖所示,不論是鋼廠還是焦化廠,原料庫存雖有一定回升,但依然處於偏低水平,補庫仍有一定空間。因此在絕對庫存水平偏低,且短期冬儲作用下,現貨價格易漲難跌。
圖4:煉焦煤庫存
數據來源:鋼聯雲終端,永安期貨研究院
圖5:焦炭庫存
數據來源:鋼聯雲終端,永安期貨研究院
四、估值
經過近期的大幅回調,雙焦主力5月合約基差已明顯偏高,期貨相對現貨的估值已經偏低。截至12月22日,焦炭第四輪提漲落地後折算廠庫倉單在3070左右,5月合約貼水400,焦煤蒙煤倉單2200左右,5月合約貼水339。因此短期在產業層面有支撐,基差已經偏高情況下,繼續向下空間恐將有限,且基本面的轉變是緩慢的,在供需沒有發生明顯逆轉之前,價格也難一步到位。向上則主要由宏觀預期決定,在真實需求沒有到來之前,雙焦或難以看到明顯趨勢性行情。
五、風險點
供給擾動、政策擾動
All Rights By 財經都知道 © 2020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