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美國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下跌至已有數據以來最低值,或預示著美國消費將進一步承壓。目前超額儲蓄以及較強的就業市場對於消費仍存在一定支撐,高通脹對於消費的負面影響或在未來進一步顯現,未來通脹回落、其對於消費的抑製作用或將緩和。未來就業市場下滑或將是消費趨弱的另一風險因素,但目前來看短期就業快速惡化的風險較低。
▍高通脹導致美國消費承壓,而超額儲蓄與較強的就業為消費提供緩衝。
不同收入的消費者均面臨不低於8%的高通脹,高通脹一定程度抑制了居民消費意願與消費信心,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迅速下降至有數據以來的低位,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消費者信心指數也有所下降。但超額儲蓄以及緊俏的勞動力市場為美國消費提供緩衝。疫情衝擊後,政策刺激下美國居民積累了較高的超額儲蓄存款,勞動力市場依然緊張,薪資增速較強勁,因此消費仍存在一定韌性。
▍鑒古知今:通脹與就業為美國消費的主要影響因素。
回顧歷史,失業率快速上升會導致居民財務狀況惡化,會對美國各類消費均構成下行壓力。同時,通脹對於美國消費也存在遏製作用,且通脹的負面影響對各類消費有所不同,耐用品消費受到的衝擊最大,非耐用品與服務類消費受到的影響偏小。具體來看,對於耐用品消費而言,不論是溫和通脹還是高通脹時期,通脹水平上升對於耐用品支出的抑製作用較為顯著,但通脹回落也會減弱其對耐用品消費的抑製作用,推動耐用品支出較快修複。對於非耐用品與服務消費,溫和通脹對其的抑製作用有限,但高通脹對於其抑製作用較大。通脹回落也同樣會緩和非耐用品消費與服務消費的走弱趨勢。
▍未來勞動力市場趨弱或是美國消費除高通脹以外的另一風險因素。
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與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消費者信心指數出現一定的分歧,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反映出的未來經濟衰退概率較高,而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消費者信心指數反映出的經濟衰退風險偏低。二者分歧的原因或為密歇根大學忽略了勞動力市場相關的預期。基於Conference Board數據計算的勞動力市場領先指標雖然有所下滑,但還未出現明顯惡化,或預示未來勞動力市場存在一定趨弱風險,但短期就業快速惡化的風險偏低。
▍結論:
回顧歷史,高通脹對於美國各類消費均存在一定負面衝擊,其中對於耐用品衝擊最為深遠。此外,勞動力市場惡化也會較大程度地抑制美國消費。目前就業市場仍穩健增長、失業率保持在歷史低位以及累積的超額儲蓄均為美國消費提供緩衝。若未來通脹見頂回落並且就業市場沒有明顯惡化,通脹下降將會緩和消費的走弱趨勢。目前CEO經濟展望指數走弱,一些大型企業停止招聘或開始裁員,未來就業市場存在一定壓力。但基於Conference Board數據構造的勞動力市場領先指標還未明顯惡化,預計短期就業驟降的風險偏低,但仍需密切關註未來通脹以及勞動力市場的走勢。
All Rights By 財經都知道 © 2020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