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顧

2022年5月,銅價整體上是呈V形走勢,中旬滬銅最低逼近70000元/噸,倫銅跌破9000美元/噸,隨後反彈,倫銅回升至9500美元附近,滬銅反彈至71000-72000元/噸區間。

二、宏觀層面影響分析

海外:

美聯儲5月議息會議宣佈加息5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提升至0.75%-1%,同時公佈未來縮表路徑,從6月1日開始以每月475億美元的步伐縮表,資產負債表削減上限為300億美元的國債,和175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

就業方面, 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美國4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42.8萬人,好於市場預期的38萬人,但創2021年9月以來最小增幅。4月美國失業率錄得3.6%維持不變,好於市場預期的3.5%,前值為3.6%。整體數據與2020年2月疫情前水平基本持平。此外,美國4月非農時薪漲幅不及預期。美國4月ADP就業人數錄得增加24.7萬人,創2020年4月以來最小就業人數增幅。ADP首席經濟學家表示,4月份,隨著經濟接近充分就業,美國勞動力市場複蘇顯示出放緩的跡象。美國5月14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激增至21.8萬人,超過20萬人的市場預期,升至1月中旬來近四個月最高水平。

通脹方面,通脹高壓態勢仍未顯緩解,美國4月CPI漲幅仍超出市場預期,美聯儲大幅加息壓力有增無減。美國勞工部公佈數據顯示,美國4月CPI同比上漲8.3%,較3月的8.5%漲幅有所回落,但仍高於市場預期的8.1%,並繼續處於40年來高位附近。美國4月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6.3%,預期值為6.2%,前值6.6%。這也是該指標自2020年11月以來的最小增幅。4月份通脹放緩主要是汽油和其他能源價格下跌推動的。天然氣價格在俄烏危機後的2月和3月飆升,但最近幾周它們再次上漲,這可能會推動5月份的通脹指標回升。近幾個月來,食品價格也迅速上漲。

市場景氣方面,美國4月ISM製造業PMI錄得55.4,創2020年9月以來新低,顯著不及預期的57.6。報告的基本細節表明,商品需求略有下降,但採購經理繼續將原因歸咎於供應鏈的不正常。美國4月ISM非製造業增長意外放緩,其中就業指數年內第二次收縮,而投入品價格指數飆升至創紀錄高位。分析稱,ISM非製造業數據出人意料的放緩可能反映了持續的供應限制。

政策方面,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所有參加美聯儲5月3-4日政策會議的決策者都支持加息50個基點,以對抗通脹。他們一致認為,通脹已成為美國經濟表現的一個關鍵威脅,且如果美聯儲不採取行動,通脹可能會進一步攀升。美聯儲5月將指標隔夜利率上調50個基點,為20多年來首次。會議記錄顯示,美聯儲面臨的難題是,如何在不導致衰退或失業率大幅提高的情況下,用最好的方式推動通脹回落。。

歐洲方面,英國央行再度加息25個基點至1%,自去年12月以來,英國央行已連續加息四次。至此,英國利率已升至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英國央行還表示,將考慮開始積極出售QE政策下購買的債券,這是10年前啟動QE政策以來的一個裡程碑。從英國央行的表態來看,“滯脹”已經不可避免,英國央行也由此成為全球主要央行中對經濟前景最悲觀的央行。

國內:

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6582.3億元,同比增長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219.5億元,同比增長13.9%;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9961.5億元,增長10.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030.6億元,下降16.2%;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651.4億元,下降0.6%。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6方面33項措施——宏觀政策組合拳發力穩增長

穩市場主體穩就業:大力紓解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困難,著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比如,明確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全年退減稅總量2.64萬億元;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等3項社保費政策延至年底,並擴圍至其他特困行業,預計今年緩繳3200億元。

貨幣政策增量加碼:將今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貨車車貸、暫時遇困個人房貸消費貸,支持銀行年內延期還本付息等。

據測算,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意味著此前的400億元額度將增至800億元,對金融機構延期貸款本金的激勵比例也由1%增至2%,將有效推動小微企業貸款延期。

國家能源局:1~4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4%

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636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5%;第二產業用電量446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4%;第三產業用電量97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6.8%;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5%。

國務院新聞辦:前四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06.2萬億元

1至4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06.2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6%。從規模看,社會物流總額超過百萬億元,超大市場規模優勢依然較為明顯,物流需求依托我國完備的產業體系,仍然保持擴張態勢。

工業品物流受到較大衝擊。4月份,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下降2.9%,為2020年3月以來的首次回落。儘管當月工業物流降幅明顯,但累計指標仍保持了4.0%的平穩增長,顯示工業物流總體韌性依然較強,長期向好的發展勢頭有望延續。

三、基本面回顧與展望

3.1 疫情影響生產,未來有望恢復較快增長狀態

從數據來看,國內精煉銅生產增長放緩,1-4月同比增加4.4%,且4月增速為-1%。從銅礦粗煉費用來看,5月初以來TC/RC回落,或意味著冶煉產能和銅礦供給轉向寬鬆。4月精銅產量增速放緩主因是上海疫情對進口的影響,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和高銅價的刺激下,銅礦供應預計將持續恢復,供應端在2022年將保持向上趨勢。

3.2、進口有望在6月份迎來修複

2022年4月,受疫情影響,銅礦進口下滑,1-4月累計增長4.63%,增速繼續放緩;銅及銅材方面,同樣是受疫情影響,進口同比減少,1-4月累計增長0.94%,其中,精煉銅進口累計減少2.9%,3-4月連續兩個月收縮;廢銅方面,4月進口減少19.2%,降幅較3月份進一步擴大,1-4累計增速降至5.1%。我們認為,過去一段時間進口受限導致國內供應減少,主因是上海疫情管控措施所致,但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好轉,且進口保持盈利狀態,進口銅將會大量涌入,預計供需局部失衡的狀態將扭轉,內強外弱狀態也有望改變。

3.3 復工復產兌現,銅庫存開始去化

國內疫情國發生後,進口中斷,因而導致LME庫存持續積累,而國內在供需雙弱和物流中斷的情況下,供需面臨局部失衡。5月底,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緩和,復工復產兌現,銅庫存開始去化,過去一周上期所和LME庫存均持續降低。隨著復工復產進一步推進,庫存有望持續下行,對銅價形成支撐。

3.4 6月需求端或有回暖

受疫情影響,金三銀四旺季需求不及預期,但預計隨著疫情緩和,國內會迎來複產趕工期,需求有望迎來一次爆發,尤其是房地產和基建等工程端和汽車等製造端。華東地區是重要的汽車製造業地區,預計隨著產業復工,原材料端會迎來一次補庫,提振需求。不過,房地產市場底未出現,施工竣工難有大的改善,電力基建方面同樣是難有大的增幅。因此,6月份需求雖有回暖,但預計空間不會太大,因而不宜對銅價過度樂觀。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