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顧

整體來看,2月國內玉米市場呈現V型走勢。由於年前基層售糧較慢,加大了節後的賣壓,此外,南方進口玉米集中到港也擠壓了內貿玉米的市場,而從需求端來看,養殖及澱粉深加工利潤虧損亦使得需求端的支撐有限,玉米開始連續下跌。到月中時,由於國儲增加收購及收購價偏高,對市場形成提振,玉米開始反彈。玉米期貨市場的走勢總體領先於現貨的變化,導致對現貨的貼水先加深後變窄。

圖:玉米期現貨走勢

資料來源:WIND 國信期貨

二、國際玉米市場分析

1.美國出口進度偏慢 新季預計大幅增產

根據USDA2月的供需報告,2022年美國玉米收穫面積為7920萬英畝,較1月的預估持平。單產為173.3蒲/英畝,低於上年的176.7蒲/英畝。需求方面,飼料需求為52.75億蒲,較上年大幅減少4.43億蒲,食品及加工需求為66.9億蒲,較上年減少0.76億蒲,出口19.25億蒲,較上年減少5.46億蒲,年末結轉庫存為12.67億蒲式耳,庫存消費比為9.1%,較上年收緊。根據USDA的出口銷售報告數據來看,截至2月16日,美國玉米出口簽單量2864萬噸,相當於年度出口目標的59%,這一完成進度明顯低於往年,後期不排除會下修出口預期。對於2023/24年度,美國農業展望論壇預計美國玉米產量、國內用量、出口以及期末庫存均將提高。產量預計為150.85億蒲,比一年前高出約10%,如果實現的話,將是僅次於2016/17年度的歷史次高產量。種植面積預計為9100萬英畝,比一年前增加240萬英畝。平均單產預計為每英畝181.5蒲。

圖:美國玉米歷史供需格局變化趨勢(單位:千噸)

數據來源:WASDE 國信期貨

圖:美玉米累計出口情況(單位:千萬噸)

數據來源:USDA 國信期貨

2.天氣影響較大 南美產量預估下修

根據CONAB2月的預估,2022/23年預計玉米產量為123.74百萬噸,較1月預估下調132萬噸,主要是一季玉米單產可能受到低於平均水平的降水的影響及二季玉米播種期天氣仍不理想。此外,CONAB消費預計為7938萬噸,出口上調200萬噸至4700萬噸,結轉庫存8056萬噸,庫存消費比為6.4%,低於上年,歷史對比來看亦處於偏低水平。從阿根廷來看,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預計新作產量為4100萬噸,比之前預期的4450萬噸調低了350萬噸。如果最新預測成為現實,將比2021/22年度產量5200萬噸低1100萬噸。

圖:巴西玉米產量(單位:千噸)

數據來源:CONAB 國信期貨

圖:阿根廷玉米供需平衡表

數據來源:阿根廷農業部 國信期貨

3.俄烏戰爭仍在持續 黑海糧食供應風險較大

因俄烏戰爭的影響,2022/23年烏克蘭玉米產量預計較上年減少1500萬噸,從而使得出口較上年減少約448萬噸。從小麥出口來看,截至2月,2022/23市場年出口累計為1098萬噸,大麥出口累計為198萬噸,低於上年的水平。除了可供出口的糧源數量問題之外,烏克蘭糧食外運也是一個充滿變數的問題,2022年7月22日俄羅斯、土耳其、烏克蘭和聯合國代表在伊斯坦布爾簽署了一份糧食外運協議,到2022年11月19日再度將協議延長120天,這對後期烏克蘭糧食的出口給出一定保障,但鑒於俄烏局勢仍在發展中,後期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圖:截至9月烏克蘭主要穀物出口(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烏克蘭農業部 國信期貨

圖:烏克蘭玉米生產區域分佈(單位:%)

數據來源:USDA 國信期貨

三、國內玉米市場分析

1.國產玉米:基層售糧進度快速追進

根據農業農村部的2月最新預估,2022/23年國內玉米收穫面積為4307萬公頃,單產為6.436噸/公頃,總產量為2.772億噸,較上年約增加19萬噸。總體來看,儘管面積較上年縮減,但整體天氣情況好於上年,單產有一定增加。

圖:玉米面積與單產(單位:萬公頃、億噸)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國信期貨

圖:各主產省玉米平均單產與2021年增減趨勢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臺 國信期貨

從上市節奏來看,華北地區售糧進度為60%,過去三年平均為59%,目前進度較三年均值提前1個百百分點;東北地區售糧進度為65%,過去三年平均為66%,今年進度落後於三年均值1個百分點。隨著天氣回升,潮糧保存難度上升,基層售糧進度快速提高,目前已經追平往年的進度。

圖:東北玉米售糧進度(單位:%)

數據來源:糧油商務網 國信期貨

圖:華北玉米售糧進度(單位:%)

數據來源:糧油商務網 國信期貨

2.進口:巴西、美玉米進口到港預計增加

由於春節因素,目前1月玉米進口量暫未公佈,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2年12月中國玉米進口量為87萬噸,同比減少36萬噸,2022/23年累計進口129萬噸,同比減少125萬噸。對於2022/23年來看,預計全年進口量較上年有所減少,主要原因在於:1、受戰爭及產量減少影響烏克蘭玉米進口大幅削減;2、美國玉米銷售期但進口利潤較往年低且買船也低;3、巴西玉米主要出口期在7月-12月,時間窗口有限。從階段性進口來看,美國玉米12月、1月對華玉米出口量139、55萬噸,而據巴西方面船期跟蹤統計,自11月下旬至12月22日,已經有超過90萬噸巴西玉米裝運駛向中國,由此來看,1、2月合計到港玉米大致在200萬噸以上,環比有所增加,但明顯低於上年同期。

圖:玉米進口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國信期貨

圖:近月玉米理論進口利潤(單位:元/噸)

數據來源:wind 國信期貨

3.需求:飼料需求將有一定增長

根據飼料工業協會數據,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30223.4萬噸,比上年增長3.0%。其中,配合飼料產量28021.2萬噸,增長3.7%;濃縮飼料產量1426.2萬噸,下降8.1%;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652.2萬噸,下降1.6%。分品種看,豬飼料產量13597.5萬噸,增長4.0%;蛋禽飼料產量3210.9萬噸,下降0.6%;肉禽飼料產量8925.4萬噸,增長0.2%;反芻動物飼料產量1616.8萬噸,增長9.2%;水產飼料產量2525.7萬噸,增長10.2%;寵物飼料產量123.7萬噸,增長9.5%;其他飼料產量223.3萬噸,下降7.2%。從銷售方式看,散裝飼料總量10703.1萬噸,比上年增長18.5%,占配合飼料總產量的38.2%,提高4.8個百分點。對於2023年,1月豬價大幅下跌至低位,行業進入大面積虧損,加之春節前養殖業季節性出欄增加,預計飼料消費階段性減弱,但根據能繁母豬存欄變化來看,2023年上半段生豬存欄大幅縮減的可能性低,即豬料消費有韌性。另外,從禽料養殖利潤來看,2022年蛋禽及肉禽利潤都處於較好的狀態,預計禽類養殖規模亦能保持較穩中有增的狀態。綜合來看,我們認為飼料需求將有一定增加,但鑒於12月以來豬價的變化,我們將2022/23年飼料產銷量預估由4.55億噸適度下調至4.5億噸。深加工來看,近幾年產能穩中有增,但影響玉米需求在於利潤波動,考慮下游消費的自然增長及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預計2022/23年深加工需求總體穩中略增為主。

圖:能繁母豬存欄量(單位:萬頭)

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 國信期貨

圖:飼料月度產量(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飼料工業協會 國信期貨

圖:生豬養殖利潤

資源來源:博亞和訊 國信期貨

圖:禽料養殖利潤

資源來源:發改委 國信期貨

4.替代品:替代預期減少

近年來,國內玉米存在較大的產需缺口已經成為共識,市場關註的焦點也往往圍繞著如何尋找替代品以補充缺口展開。其中,替代品又分為國內替代和進口替代兩部分。從國內替代角度來看,2021/22年前半段國內小麥價格相對於玉米尚有一定替代優勢,但進入後半段小麥對玉米完全失去性價比;而2022/23年以來小麥在大部分時間都不具備替代玉米的優勢,預計全年小麥替代量進一步減少。2022年國內飼料稻穀定向拍賣成交2942萬噸,2023年傳聞飼料投放規模在1800萬噸,若這一數量最後完全實現也較上年減少1000萬餘噸。從進口替代來看,2022/23年由於歐洲、美國及南美等糧食產區先後出現不同程度的高溫乾旱之類的惡劣天氣,疊加俄烏戰爭對烏克蘭糧食生產的干擾,全球穀物整體供應水平較上年進一步減少。根據USDA的預估2022/23年全球玉米、小麥、稻穀、高粱及大麥五大穀物產量較年減少6800萬餘噸,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進口穀物補充國內缺口的潛力。

圖:考慮蛋白因素後小麥與玉米的優勢(單位:元/噸)

數據來源:WIND 國信期貨

圖:替代性穀物進口(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WIND 國信期貨

5.2022/23年玉米供需平衡表仍以緊平衡為主

根據我們測算,2021/2022年(玉米市場年度)全國飼料產量估計為4.4億噸左右,其中配合料為2.67億噸,自配料為1.73億噸,飼料產量較上年減少2.6%。考慮到生豬產能回升,同時禽類養殖利潤恢復,我們預計2022/23年國內養殖規模有望穩中回升,飼料總產量穩中略漲為主。此外,由於國內開始推行玉米減量替代的方案的推行,預計2022/23年國內玉米添加繼續調升的空間有限。兩者結合來看,國內玉米飼料需求預計為1.944億噸,較2021/22年增加接近600萬噸;深加工方面,2021/22年國內受疫情影響,深加工需求較差,預計隨著後期疫情防控形勢的穩定,及國家經濟刺激政策的實施,2022/23年深加工需求會有所恢復。從供應端來看,2022/23年國內玉米面積收縮,但整體單產改善,產量較上年微幅增長,進口方面,由於配額限制仍然存在,進口增量有限。綜合供需兩個方面來看,2022/23年國內玉米供需形勢仍然是緊平衡格局。

表:玉米平衡表

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飼料工業協會、國信期貨

四、結論及展望

國際市場方面,美國舊作供需面仍偏緊,但農業展望論壇預計新作趨於寬鬆,南美方面天氣壓力較大,阿根廷玉米產量受到乾旱天氣影響較大減產嚴重,巴西占主要地位的二季玉米播種期亦面臨一定的天氣風險,整體上全球玉米供需格局仍有一定支撐。國內方面,玉米售糧進度提速,目前已經銷售近六成,後期賣壓趨於減輕,而根據船期來看進口玉米壓力接下來亦有緩解可能,供應壓力邊際好轉可期。需求端,生豬市場情緒好轉,豬價反彈,降體重結束,豬料消費或企穩,深加工利潤較差,開工率偏低,後期需關註實際的終端消費恢復情況,但總體有改善預期。綜合來看,國內玉米供需面緊平衡格局,短期壓力改善,後市料偏強震蕩為主。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