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國金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基於銅箔行業當前運行狀況,該行認為行業拐點尚未到來,短期很難看到產業鏈根本性改善,產業鏈相關公司基本面短期難有重大正向變化。不過長期來看,電子產品仍然在持續創新,PCB產業鏈作為電子產品的重要承載,長期仍將受益於持續創新所帶來的成長效應,未來產業鏈重要創新方向主要包括汽車、服務器、封裝基板等。該行判斷產業鏈迎來拐點的關鍵還是等待上游價格鬆動。

  建議關註:長期成長性方向,推薦關註滬電股份(002463.SZ)、金祿電子(301282.SZ)、興森科技(002436.SZ)、深南電路(002916.SZ)、生益科技(600183.SH)等優質標的。

  事件:2022年11月16日,根據Wind數據庫披露的銅箔價格日度數據,該行觀察到11月16日PCB用銅箔(主要為18um和35um銅箔規格)加工費檔位再次上移,其中低端18um和35um銅箔加工費上移至2.3萬元/噸和2.8萬元/噸,較上一加工費檔位增長4.55%和7.69%,高端18um和35um銅箔加工費上移至2.0萬元/噸和2.5萬元/噸,較上一加工費檔位增長11.11%和13.64%。

  國金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10月底銅箔加工費開始反彈。

  今年以來,需求一直保持疲弱狀態,PCB用銅箔作為電子消費品的基礎材料也一直保持加工費持續下降的趨勢:年初低端18um和35um加工費分別為3.5萬元/噸和3.9萬元/噸,10月25日出現年內最低點2.0萬元/噸和2.3萬元/噸,下降幅度達到42.86%和41.03%;年初高端18um和35um分別為3.2萬元/噸和3.6萬元/噸,10月25日達到年內最低點1.6萬元/噸和2.0萬元/噸,下降幅度達到50.00%和44.44%。但該行觀察到10月26日加工費開始反彈,10月26日~11月15日期間內,低端18um和35um加工費一直保持在2.2萬元/噸和2.6萬元/噸檔位,相較年內最低點反彈10.00%和13.04%,高端18um和35um加工費至保持在1.8萬元/噸和2.2萬元/噸檔位,相較年內最低點反彈12.50%10.00%,而11月16日加工費又再此基礎上再次出現上揚,可見10月底開始PCB銅箔反彈趨勢明顯。

  供需暫時性失配源於預期擾動,拐點仍需等待。

  根據該行對產業鏈上下游的跟蹤,10月底啟動的反彈主要來自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方面Q4進入傳統備貨期後訂單有所恢復,導致產業鏈對未來需求修複的預期得到改善,各領域備貨積極進行;另一方面產業鏈對未來需求修複預期較低,導致產業鏈普遍對供給進行了壓縮(暫緩Capex支出、遣散人員等),短期內供給能力難以恢復。這樣的供需對峙關係在需求未出現本質性改善的情況下,會對下游需求形成更深的負反饋,從而本質性改善難以啟動,因此該行判斷產業鏈迎來拐點的關鍵還是等待上游價格鬆動。

  風險提示:需求景氣度弱化超預期;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競爭加劇導致盈利不及預期。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