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1.22/23年度巴西面積增幅大,各州普遍擴種。

2.化肥農藥價格上漲,巴西大豆成本飆漲。

3.成本增加,預計2022年巴西盈利能力同比下滑。

大豆和豆粕市場呈現近強遠弱格局,中長期或受南美豐產預期的壓力。目前市場普遍看好南美大豆產量,預計巴西豐產超1.5億噸,將明顯改善全球大豆供應和庫存。

巴西豐產1.5億噸的前提是:面積和單產雙增。今天就巴西大豆面積和成本進行深入解讀。下期再重點解讀單產。

巴西面積上調,增幅大

巴西具有發展農業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近三十四年,巴西農業快速發展,逐漸從糧食進口國轉變成糧食出口國。大豆發展最為迅速,產區分佈較為集中。

50多年前,大豆產區主要在南部的帕拉納州和南里奧格蘭德州,面積占全國的80%以上,是傳統大豆主產區。40多年前,開始向中西部的馬托格羅索州轉移。20年前,大豆產區向北部馬拉尼昂州和托坎廷斯州擴張。

巴西南部屬於亞熱帶氣候,北部地區屬於熱帶氣候,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使巴西日照充足、常年濕潤,非常適合農業生產。巴西各地區生產力水平差異較大,巴西東南部和南部地區經濟發達,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東北部為農業欠發達地區,氣候乾旱,缺乏完備的灌溉系統,農業發展水平低。

南部和東南部產區一直是巴西的傳統大豆主產區,這裡屬於潮濕的亞熱帶氣候,土壤肥力較好,氣候適宜大豆生長。中西部地區為稀樹熱帶草原,因開荒方便,發展成為巴西種植面積不斷上升的地區,因該地區大豆種植效益好,所以種植大豆的面積不斷增加並超過了南部和東南部的傳統主產區成為巴西重要的種植區域,該地區由於開荒,主要以大型的機械收割農場為主。從產量上來說,南部和中南部產區大豆產量占全國總產的比重約為38%,中西部產區大豆產量占比約為47%,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大豆產量占比約為15%。

巴西大豆產業發展順利,面積每年都在增長,近十年增量大多在100-250萬公頃,平均每年增加160萬公頃。近五年平均每年增加142萬公頃。今年10月USDA上調22/23年度巴西面積至4290萬公頃,同比增加140萬公頃,增幅3.37%,低於上年的5.06%。作為對比,9月面積預估是4200萬公頃。

Safras預估巴西面積4289萬公頃,同比增加140萬公頃,增幅3.4%,較五年均值增加13.47%。分地區看,南部帕拉納州和南里奧格蘭德州同比增幅最小在1%左右,其他大部分地區增幅在3%-4%,馬托格羅索州增幅最大在4.9%。可以看出,今年巴西大豆發展依然順暢,農戶擴種積極性高。

巴西大豆成本飆漲

最初市場對巴西面積預估增幅偏低,約2%左右,低於當前的3.4%。主要是今年巴西大豆種植成本大增,或打擊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巴西大豆總成本分三部分:要素收入,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其中可變成本占比在75%-80%之間,是最重要的組成成本。種子、農業、化肥、機器和融資等,都屬於可變成本,約占總成本的60%以上。

下圖是巴西各州大豆的可變成本,從圖中看出,2018至2021年初,巴西種植大豆的可變成本大多在35-60雷亞爾/60千克,但進入2021年,可變成本快速增加,目前基本翻倍。

巴西大豆的總成本主要由種子、農業、化肥、地租、機器和折舊組成,此六類約占總成本的75%-83%,其中農藥和化肥約占總成本的40%-60%不等。化肥和農藥價格上漲,大幅抬升了成本。

細分來說,2011年MT(馬托格羅索州)農藥和化肥占總成本1818.54雷亞爾/公頃的31.95%,2022年預估成本7405雷亞爾/公頃,農藥和化肥占比達到55.18%。換算之後,今年的成本約高達1584.5美分/蒲式耳。

作為對比,PR(帕拉納州)達到成本約1781.49美分/蒲式耳;MS(南馬托格羅索)1513.53美分,RS(南里奧格蘭德州)1409.12美分。

雖然今年大豆價格飆漲,但成本漲幅過大,導致今年大豆的盈利能力預期下降。下圖是四個主產州今年預期盈利和去年的比較,從總盈利能力(收入-可變成本)看,MT同比減少31%,PR減少22%,PR減少43%,RS減少最少為5%。從凈盈利(收入-總成本)看,同比減少40%-60%不等。

小結

1.22/23年度巴西面積增幅大,各州普遍擴種。

2.化肥農藥價格上漲,巴西大豆成本基本翻倍。

3.成本增加,預計2022年巴西盈利能力同比下滑。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