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由於煉油產能難以滿足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的需求導致全球庫存下降,煉油利潤率創500%的歷史新高。由於煉油廠沒有充足的石油供應,成品油價格同比上漲70%。能源緊缺已導致煤炭、天然氣價格同比上漲300-400%。
高盛表示,煉油危機將在6月進一步加劇需求破壞。摩根大通認為,需求破壞已經到來,儘管加利福尼亞等地汽油價格上漲,但需求破壞很可能發生在更貧窮的國家,那裡的數據更難監測。隨著富裕消費者將價格抬到發展中國家無法承受的水平,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需求收縮。
在公用事業市場上,歐洲的富裕國家可能會從較貧窮的國家手中競購天然氣。巴基斯坦已經在為高價液化氣而掙扎,並且許多亞洲國家已經開始加大煤炭燃料的使用。如果供應持續不足,煤炭和天然氣的價格均將觸及發展中國家市場支付能力的上限。
據專業人士推算,全球石油市場將出現每天200萬桶的赤字。隨著需求被破壞,如果汽油和柴油的需求每天下降30億,煉油將供過於求促使利潤恢復到歷史標準。假如煉油供不應求,可能會推動成品油價繼續下跌,而煉油利潤仍然高漲。但假如石油供不應求,成品油價可能會繼續上漲。
鑒於能源市場的規模,微小的供需不平衡便會對價格產生巨大的影響,並由於首次出現煉油瓶頸,整個供應鏈的供需趨勢將吸引投資者的高度關註。對於對市場信心不足的投資者而言,綜合類型生產商成為較為穩妥的標的公司,包括雪佛龍(CVX.US)、埃克森(XOM.US)和殼牌(SHEL.US)。對於那些認為煉油將比上游產品更加供不應求的投資者而言,瓦萊羅(VLO.US)、菲利普66(PSX.US)和PBF(PBF.US)等煉油商將成為優選的標的公司。如果煉油需求受到成品油需求破壞的影響,先鋒自然資源(PXD.US)、加拿大自然資源(CNQ.US)和戴文能源(DVN.US)這樣的上游生產商將更為受益。
All Rights By 財經都知道 © 2020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