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背景知識
1噸浮法玻璃消耗0.19-0.2噸純鹼,1噸光伏玻璃消耗0.18-0.19噸純鹼。
1000萬重箱玻璃=50萬噸玻璃,約消耗10萬噸純鹼。
02
概況
純鹼行業經歷了19-20兩年低迷,導致行業信心不足,新建產能意願嚴重下降,21-22年兩年新增產能寥寥。在此背景下,21年否極泰來,伴隨著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需求雙雙爆發,併在三季度能耗雙控影響下產量出現下滑,迎來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大牛市。
21年10月之後,純鹼價格經歷一波深度調整,前期上漲過程中積累的投機庫存釋放,導致22年初純鹼廠家庫存達到180萬噸的高點。而在此之後,鹼廠庫存又從年初的180萬噸高點迅速下降到如今的40萬噸,尤其4、5月份去庫幅度之快前所未見,上半年純鹼價格也是一路穩步上漲,再度走牛。
22年超預期的快速去庫,原因有三:
1、碳中和背景下,光伏玻璃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大量投產,對純鹼需求呈指數級增長,僅22年上半年新投產就達到十幾條線,日熔超過1.5萬噸。按照工信部公示的投產計劃,下半年預計還有超過2.5萬噸日熔的投產量,23年計劃投產超7萬噸日熔。
2、22年海外疫情恢復後用鹼需求激增;疊加外國天然氣煤炭等能源價格飆升,導致外國純鹼生產成本大增,供應受限。國外純鹼出現短缺,價格大幅上漲,中國成為純鹼價格窪地,從今年3月之後,出口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3、22年由於疫情原因,地產需求疲軟,浮法玻璃庫存累積,價格下挫,建築玻璃行業出現虧損現象,但至今未見浮法玻璃生產線主動冷修,上半年供應量不減反增,對純鹼需求同比上升。究其原因,建築玻璃行業前兩年盈利豐厚,當前只是小幅虧損尚可接受,同時下半年預期需求回暖,且冷修成本高昂,綜合考慮下不冷修更為理性。
展望下半年,光伏投產格局不變,且有加速可能;出口未出現變化因素,預期在當前基礎上還有增量,建築玻璃則存在需求好轉預期。如今檢修季前的廠家庫存水平已經低於去年同期,上半年純鹼供需狀況已然嚴峻,下半年仍面臨巨大缺口。
03
上半年情況
純鹼庫存主要由三塊組成,鹼廠庫存、交割庫庫存、玻璃廠庫存。
上半年鹼廠去庫幅度較大,共去庫140萬噸,4月至今去庫量達90萬噸。
上半年交割庫庫存增加約40萬噸,4月至今增長約20萬噸。
上半年玻璃廠庫存天數略有下降,整體庫存處於近幾年最低位。
綜合來看,上半年鹼廠去庫140萬噸,交割庫累庫40萬噸,玻璃廠庫存略降,合計超過100萬噸。4月至今,鹼廠去庫90萬噸,交割庫累庫20萬噸,玻璃廠去庫超過10萬噸,合計超過80萬噸。可以看出純鹼去庫存在加速趨勢,原因如下:
出口從3月開始同比大幅上升。
光伏玻璃3、4月份大量投產,一個月後產量達峰。
1、4月至今的高速去庫並不完全是供需缺口導致,包含一部分未統計到的投機庫存,也就是傳言中的野庫。根據實際調研和多方取證,判斷野庫庫存量遠低於市場上30萬噸的傳言,採取最激進的說法,在15萬噸左右。
2、青海鹼廠因後續鐵路檢修原因提前轉移庫存,導致鹼廠統計庫存量下降,存在庫存轉移。這部分涉及的量難以求證,根據細分的青海庫存,我們認為頂格算大約有10萬噸左右。
3、輕鹼下游在去年年底輕鹼大幅降價後備貨庫存去到低位,今年上半年將庫存補至安全天數,這部分額外增加輕鹼備貨需求估算約20萬噸。
綜上所述,按照最保守的計算方式,今年上半年去庫55萬噸,平均每月去庫9萬噸;4月至今去庫45萬噸,每月去庫15萬噸。
可能部分人對這個天量去庫仍存疑問,下麵我們從需求角度進行論證:
1、 光伏玻璃1-5月點火約1.3萬噸日熔,疊加新線備貨,相對於1月,2、3、4、5月純鹼需求分別增加1.19萬、2.81萬、7.29萬、7.94萬,月均增加需求4.53萬。
2、 純鹼1-5月凈出口同比增長21萬噸,摺合純鹼月度需求凈增4.2萬噸。
3、 建築玻璃供應同比去年略增,純鹼需求只增不減。
4、 碳酸鋰行業高增長及燒鹼上漲帶來的替代需求,輕鹼端需求也有增量。
5、 上半年純鹼供應與去年基本持平(開工率高於去年,產量基本持平)。
上半年總計每月需求增量超過8.7萬噸,與前述的每月去庫9萬噸吻合。
結論:根據以上論證,按照上半年平均每月去庫在9萬噸以上,4-5月每月去庫在15萬噸以上,明顯存在一個加速過程。我們按照最保守的估計,在沒有其他條件變化的前提下,當下純鹼基本的供需缺口為每月15萬噸以上。
04
下半年展望
(1)供應變化
1、檢修情況
當前已公佈的檢修計劃的產量損失合計約26萬噸。從去年的經驗看, 6-8月產量環比1-5月平均每月減少16.7萬噸,總計檢修損失約50萬噸。今年因利潤較好,檢修意願下降,且普遍存在檢修後移(6月檢修量下降)。但因純鹼生產包括放熱反應,檢修必須安排在夏季進行,因此夏季集中檢修的規律不變;且大多數裝置有一年一檢的嚴格規定,除前述已公佈檢修計劃的裝置外,預計還有增量。
註:由於純鹼吸收氨和碳化部分屬於放熱反應,制約鹼廠生產能力的往往不是加熱能力,而是移熱能力,無論是氨鹼法還是聯鹼法,氨鹽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形成碳酸氫鈉結晶需要在較低溫度環境下才能滿足成品率的要求,隨著夏季高溫來臨,冷卻水溫度過高,導致產品成品率下降,並且大幅增加生產風險。這是大部分鹼廠選擇在夏季檢修的主要原因。
2、投產情況
根據投產情況看,今年下半年投產裝置量少,目前僅確定河南駿化20萬噸項目在9月對接,金山30萬噸小蘇打項目轉產尚不確定,其餘均要等到年底才能投產(20萬噸投產相當於每月1.7萬噸供應增量,50萬噸投產相當於每月4.2萬噸供應增量)。
(2)需求變化
1、浮法玻璃
我們可以看到浮法玻璃庫存已經接近兩年前疫情的水平。
根據統計局公佈新開工增長率和竣工增長率分析,開工增長率和三年後的竣工增長率方向相匹配,除了2020年疫情導致的數據產生劈叉,其餘年份數據皆能對應。從數據看今年是竣工增長的最後一年,竣工體量未必低於去年。
根據平衡表推算,19、20、21年浮法表需均呈正增長,今年上半年雖然經歷疫情,但整體需求仍然高於19年上半年,從正常年份(18,19年)看上下半年的需求變化,一般下半年的需求比上半年高8%,20年因為疫情差值達到20%。21年下半年因為資金鏈問題只高出4.5%,由於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預計下半年需求增長相對於上半年要高於8%,估計10%-15%。
今年統計到的浮法待冷修線達9500噸,潛在冷修預計有4500噸,新建線和待復產線也達11600噸,總體供應略增。下麵我們分類情況討論下半年不同情況下玻璃產業的發展對純鹼需求的影響:
悲觀預期,下半年需求環比上半年增長4%:
下半年平均每月累庫530萬重箱,折純鹼累庫5.3萬噸。
一般預期,下半年需求環比上半年增長10%:
下半年平均每月累庫30萬重箱,折純鹼累庫0.3萬噸。
樂觀預期,下半年需求環比上半年增長15%:
下半年平均每月去庫370萬重箱,折純鹼去庫3.7萬噸。
2、光伏玻璃
光伏待投產量較大,下半年實際投產量存在分歧,我們分幾部分:
第一部分,6-7月已經確定的7300噸線點火,生產線備貨需求3萬噸,月度純鹼需求增加4萬噸;第二部分,今年投產確定性較強的光伏線(除6、7月紅字標出)5300噸,這部分備貨約2萬噸,月度純鹼需求增加3萬噸;第三部分,年底再增加6000噸光伏點火,純鹼備貨約2萬噸,月度純鹼需求增加3.2萬噸。
簡單計算在第一部分下半年總需求超過23萬噸,第二部分下半年總需求超過10萬噸,第三部分下半年主要體現在備貨需求約2萬噸。在保守預期下,下半年光伏需求總增量30萬噸。
總體看,今年是光伏玻璃投產大年,下游光伏組件的需求旺盛,隨著後續硅料供給問題逐漸解決,光伏玻璃依然會加快投產速度。
3、輕鹼
從目前來看,輕鹼下游對於鹼的高價有所抵制,但實際開工也未見明顯的影響,對當前狀態下輕鹼下游剛需給予持穩的判斷。
尤其要關註今年碳酸鋰產量,根據一噸碳酸鋰消耗1.9噸輕鹼,今年碳酸鋰對輕鹼的消耗增量將在10萬噸以上,同時碳酸鋰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重要上游,未來的產量與消費也將加速上漲。
今年以來,燒鹼出口持續強勁,相較於往年達到翻倍以上的量,因此燒鹼價格快速上漲超過輕鹼,兩者價差拉大,輕鹼的經濟性得到提升,在造紙、印染、洗滌劑及味精生產等領域輕鹼和燒鹼存在部分可替代性,今年有部分輕鹼需求由替代燒鹼創造,預計下半年仍將延續。
4、出口
今年上半年以來國內純鹼出口持續超預期,海外純鹼需求在疫情恢復後迅速恢復,然而海外工廠受限於能源及原料,開工一直無法保持穩定。
由於歐洲存在6家氨鹼企業,產能占比約占全球產能的20%左右,根據計算,氨鹼法生產純鹼單噸消耗熱值約12MMBtu。通過對歐洲能源和我國能源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僅從能源成本考慮,歐洲氨鹼廠使用TTF天然氣生產純鹼成本單噸要高於國內約450美元,折人民幣約3000元,使用ARA煤則成本高於國內約440元。
從純鹼主要出口國方面看:
我們可以發現主要出口國中歐洲和美國的出口貿易量略有減少。
根據ICIS,中歐的某些生產企業繼續面臨無煙煤短缺的問題,最近幾個月不得不將產量削減5-10%,由於原材料的短缺和成本抬升,一些生產商計劃在第三季度額外收取兩位數的附加費。根據市場消息,法國Humens和Nancy工廠在三月份傳言生產受到限制,目前生產限制仍然存在,但該公司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美國純鹼需求依然強勁,但五月初工廠計劃外的生產中斷導致供應受限,US Genesis Alkali 表示,由於供應緊張和北美需求強勁,它將尋求純鹼價格上漲,該公司在5月6日致客戶的一封信中表示,將尋求將重質和輕質純鹼分別提高50美元/短噸和35美元/短噸,在索爾維以懷俄明州格林河的礦山停電為由將客戶限制在平時的50%之後不久,就發佈了單獨的公告。
目前尚未看到外國純鹼短缺的緩解跡象,我國純鹼出口以輕鹼為主,但近期聽聞已經有重鹼出口的情況。如果純鹼維持當前水平,預計下半年凈出口量還有增量。
(3)下半年展望總結
供應端:
預估夏季檢修損失30-40萬噸,新投產增量在9月,根據投產情況(河南金山30萬噸是否投產)預計9至12月產量5-12萬噸,下半年整體供應減量18-35萬噸,我們取保守值24萬噸。
需求端:
根據浮法玻璃過剩程度,在悲觀情況下,浮法玻璃大約每月過剩500萬重箱,我們假設這部分玻璃產能冷修使玻璃達到平衡,對於純鹼每月需求減少量5萬噸,總計30萬噸。
光伏玻璃在保守預期下,下半年需求總增量為30萬噸。
輕鹼和出口這兩方面的需求目前看仍存增量可能,我們從保守的角度認為持平。
需求端在保守估計下,下半年總體持平。
總體看,供需兩端新增變化,下半年減量大於24萬噸,且主要集中在9月之前。加上上半年的保守估計每月15萬噸去庫,下半年總去庫量將達到114萬噸以上。
目前交割庫庫存約55萬噸,鹼廠庫存42萬噸,玻璃廠庫存天數30天以下(約100多萬噸),總計約200萬噸。
具體來看,鹼廠周轉所需的基礎庫存至少要有20-30萬噸,交割庫庫存浮動較大,年初最低在16萬噸附近,玻璃廠庫存天數理論上很難低於20天(生產安全考慮),換言之,總計約100萬噸的庫存在極端情況下也是無法有效去化的。因此,真正的可用庫存不超過100萬噸,然而下半年的供需缺口達到114萬噸以上,下半年將面臨無鹼可用的境地!
05
結語
在全球化的今天,全人類作為命運共同體,正經受著過度排放二氧化碳導致的全球氣候災難,如果不行動,後果不堪設想。發展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已經成為各主要國家的共識。而發展光伏能源又是碳中和大業的重中之重,這不僅是中國的事業,更是全人類的事業,對人類文明的未來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光伏組件生產國,正肩負起光伏綠色能源發展的重大使命。純鹼作為光伏玻璃的主要原料,是全球碳中和事業不可或缺的一環。
因此,正確判斷純鹼行業的供需形勢,對於光伏行業的政策制定,產業主體的經營決策以及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有重大意義。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