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電 綜合外媒報道,消息人士稱,美國能源部將於當地時間13日宣佈,美國科研人員在研究核聚變能源方面取重大突破。美媒稱,這是數十年來耗資數十億美元開發核能技術的重要里程碑,有朝一日有望為地球提供無限、廉價、清潔的能源。
據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一次使用激光的核聚變實驗中,首次實現了凈能量增益。
核聚變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讓兩個原子核接受1億攝氏度或以上的極端高溫,使其聚合成一個新的更大的原子,釋放出巨大能量。但是,這個過程會消耗巨大的能量,所以難題一直是如何讓釋出的能量大於輸入的能量,並且可以持續這樣做,而不僅僅是短暫瞬間。
支持者認為,核聚變有可能在十年或更長的時間里實現商業化,而一旦商業化,它將帶來很多的益處,包括生產無污染的電力能源,不會像當今的核裂變產生造成輻射性的核廢料,這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
另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要想實現核能商業化仍面臨巨大的挑戰。首先,創造凈能量增益需要世界上最大的激光器之一的參與,並且需要大量的資源來重新建立所需的反應規模,使聚變實際用於能源生產。更重要的是,工程師們還沒有開發出可實際操作的機器將反應中的能量轉化為電力,並部署到電網中。
科學家們還說,建造足夠大能產生聚變能的設備,將需要極其難以生產的材料。與此同時,反應產生的中子會給產生它的設備帶來巨大的壓力,設備極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被摧毀。
即便如此,很多人仍稱贊這一突破是一個重要的進步。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計劃在當地時間13日舉行“重大科學突破”記者會。在此之前,該部沒有任何信息可提供。
據核聚變行業協會(FIA)說,私營產業界去年得到了28億多美元用於核聚變的資金,近年來總額達到約50億美元。
All Rights By 財經都知道 © 2020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