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游PX新產能釋放在即加工差持續壓縮
截止2021年12月初,中國PX產能基數達3208萬噸,年內PX市場合計新增產能605萬噸/年,產能增速達到23%。自2018年以來,PX年產能平均增速高達25%。2022年預估新增投產裝置合計1010萬噸,產能增速達到17%。PX裝置開工率與PX生產效益、PX常規性檢修、PX生產企業性質等多重因素有關。
如2021年PX開工率因生產效益良好而高位平穩運行,年內平均開工率達到78%。隨著中國PX供應的增加,海外PX出口壓力逐漸增加。近兩年PX的開工率明顯低於2018-2020年同期水平。進入2022年,因石腦油供應偏緊生產效益變差導致PX開工率穩步下滑,但目前隨著生產效益的好轉疊加二季度前期裝置檢修產能恢復,PX二季度開工率提升供應偏寬鬆預期。
圖表 1:2021年PX產能投放情況
數據來源:CCF 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圖表 2:PX產能及增速
圖表 3:PX國內裝置開工率
數據來源:CCF 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2022年國內PX產能繼續保持擴張態勢,且產能投放力度仍然較大。根據統計,2022年國內共有4套裝置合計1010萬噸產能投產。
從產能投放節奏來看,2022年內實際貢獻產量的裝置預計有3套,其中浙石化4#250萬噸/年PX裝置下游配套了360萬噸/年的PTA裝置,華聯石化100萬噸/年的PX裝置下游配套了250萬噸/年的PTA裝置。
此外,從投產時間來看,浙石化4#雖在2021年底投產,但據悉滿負荷後另外一條200萬噸/年的生產線或有停車計劃,因此在下游新材料2期投產前,PX凈增量並不明顯,盛虹石化PX投產時間推遲至年底。總的來說,PTA產能也處於大幅擴張階段但其對應的PX需求量低於產能擴張幅度,預估後期PX-NAP的利潤持續收窄。截止2022年5月份,PX進口依賴度占比28.64%,隨著PX產量穩步提升,PX進口量進一步下降。
圖表 4:2022年PX產能投放計劃
數據來源:CCF 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02
PTA產能擴張格局下,產業鏈利潤待重新分配
PTA產能擴張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產能投放高峰期集中在2011、2012、2014年,因2008年金融危機後,國家為刺激國民經濟,傳統化工行業資金密集型企業獲得投資,聚酯產業鏈上下游在此後獲得大規模投產。
第一階段(2008.06-2011.03):2009-2011年,PTA生產的盈利在1000元/噸以上,各路資金陸續上馬新項目,同時下游聚酯產能擴張,供需錯配,PTA供需偏緊。
第二階段(2011.03-2018.09):經過一輪的PTA產能擴產高峰後,2013年之後,PTA的擴產速度明顯開始放緩。經過13年緩衝,2014年又迎來產能投放大年,新增投產1340萬噸,總產能達到4300萬噸左右,產能增速達到36%。
按照下游聚酯開工率75%測算原料需求量,PTA行業確實面臨產能過剩的態勢,PTA大廠為了挺價聯合降負,但因下游需求拖累疊加成本端走低,保價效果不佳。產能的快速擴張壓縮行業利潤,倒逼產能出清,2016年遠東300萬噸及翔鷺石化440萬噸產能裝置停工。
第三階段(2018.09-2020.11):從2019年四季度以後又迎來PTA產能投放的高峰,2020年全年投產累積1600萬噸,總產能達到5703萬噸,全年產能增速高達17%,而多套大型裝置產能投產持續壓縮行業利潤,PTA加工價差從2019年均1000元/噸左右下降至2020均595元/噸。
新增產能的成本優勢非常明顯,可以做到300-350元/噸,但市場上的裝置,尤其是產能小於100萬噸的裝置,其成本高達600-700元/噸。在產能投放周期下,小裝置勢必會因為虧損而逐步讓出市場份額,進而退出市場。該階段PTA現貨的加工費約為390元/噸,處於近3年來的最低水平,大部分裝置均已陷入虧損,從而導致裝置檢修降負開始增加。
第四階段(2020.11-2022.02):2021年PTA產業多套大型裝置投產,投產總規模達到860萬噸,產能增幅達到15.08%。2022年PTA產業將繼續高速擴能,預估累計1110萬噸產能投產,按現有總產能6623萬噸計算,產能增長率將達到16.91%。2023年行業普遍進入過剩格局,PTA價格重心或下移。
從利潤端考慮,未來PTA加工差仍將壓縮,從現有的400-600繼續下移,大型裝置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假設自2021年起每年有將近10%以上落後產能退出,行業集中度業務規模前五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將會達到63%左右。行業龍頭煉化一體化企業可以在行業整體過剩之時利用成本優勢及龐大產能基礎上也能獲得不錯的收益,而成本高的小產能如100萬噸以下將會以破產清算及供給側改革的方式退出行業。
圖表 5:PTA產能投放階段
數據來源:CCF 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圖表 6:2021年PTA產能投放情況
數據來源:CCF 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圖表 7:PTA產能及增速
圖表 8:PTA加工費情況
數據來源:CCF 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圖表 9:2022年PTA產能投放計劃
數據來源:CCF 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03
下游聚酯投產供需錯配或引發PTA階段行情
2021年PTA下游聚酯產能投放447萬噸,投產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2021年聚酯總產量為573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469萬噸,增幅為8.9%。截止2022年4月聚酯新增產能為215萬噸,新增重慶萬凱60萬噸聚酯瓶片;獨山能源30萬噸,配套生產滌綸長絲;雙星彩塑25萬噸,配套生產聚酯薄膜;海寧恆逸新材料25萬噸,紹興元壟25萬噸,嘉通能源30萬噸,均配套生產滌綸長絲,綜合來看長絲新產能產量貢獻量不少。
從開工率方面來看,一季度聚酯開工率明顯高於近四年同期水平,主要因滌絲工廠面臨需求滯漲,在成本端向上突破狀態下,長絲價格跟進,但需求拖累,效益偏弱。聚酯面臨“高成本、高開工、高庫存”的“三高”壓力,終端弱開工的同時弱投機。但3月底之後開工率同比大幅下滑,主要是受俄烏衝突、上海疫情影響市場對於需求板塊信心疲弱。
因上海疫情外溢,江浙各地物流及衛生管控措施進一步升級。產品庫存高企、效益虧損、疊加物流運輸的不暢,聚酯大、小廠減停產動作明顯,聚酯開工大幅下滑。目前疫情依舊呈現多點散髮,需求環節支撐依舊偏弱,預計聚酯開工回升力度優先,5月平均開工率預期僅在 83%附近,且產業鏈傳導略顯不暢。
圖表 10:2021年聚酯產能投放情況
數據來源:CCF 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圖表 11:聚酯產能及增速
圖表 12:聚酯開工率
數據來源:CCF 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圖表 13:2022年聚酯產能投放計劃
數據來源:CCF 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04
總 結
(一)PX年內投產計劃推遲 加工利潤仍有壓縮空間
PX目前暫未實現完全的自給自足,但其進口依賴度已經由50%降至31%,隨著PX產能後續集中投產其產量穩步提升,PX進口量將進一步下降。據聞盛虹400萬噸裝置要延後到年底投產,2022年PX投產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投產壓力不大,預估二季度PX供應仍偏緊。
(二)PTA投產集中在四季度 實際投產增速不及預期
2022年PTA仍然在產業投產大周期,年內預估累計1110萬噸裝置投產,但Q1僅有逸盛新材料3#360萬噸裝置投產,其餘均在Q4投放,因此在Q2-Q3或出現供需錯配。2022年PTA產量為5638萬噸,產量增速和2021年接近。考慮部分裝置都集中在四季度投產,疊加裝置檢修損失及裝置長停的可能,預估有效新增產量410萬噸,預估實際投產增速為6.19%。
PTA單套產能較大,產能結構逐漸優化,如規模在100萬噸以下的裝置,其加工成本在800左右;規模在100-150萬噸的裝置,加工成本在600-700左右;250萬噸以上規模的裝置多為煉化一體化裝置,一般工廠會結算綜合利潤。
2022年均衡加工成本將進一步下降,均衡加工利潤維持在200-300區間。因聚酯端上游PTA產能增速大於下游聚酯,國內整體PTA產能過剩格局。PTA行業集中度較高,因產能集中產業對於現貨市場的把控能力強,如主流供應商通過控制現貨流通性來操作現貨。且行業龍頭煉化一體化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強,其通過技術革新降低成本,從而打開出口窗口。
(三)聚酯年內投產相對均衡 三季度開工難回高位
2022年投產的聚酯裝置中滌綸長絲產能占比較大,產能合計345萬噸占比45.7%。聚酯產能相對於PTA單套產能較小,其投產計劃安排的相對均衡,基本上每個季度都有產能投放。當該季度聚酯產能投放2、3套而PTA沒有新增產能投放時,則供需錯配就會引發PTA出現階段性行情。
目前疫情依舊呈現多點散髮,需求環節支撐依舊偏弱,預計聚酯開工回升力度有限,5月平均開工率預期僅在83%附近,且產業鏈傳導略顯不暢。因2021四季度產業空檔期又比較長,借鑒G20時期的經驗,考慮到2022年9月亞運會可能會影響到浙江周邊的聚酯負荷,年初時預估2022年上半年可能是聚酯負荷持續高開的時期,而8-10月份聚酯負荷則會低於全年平均水平,然實際的走勢卻是大相徑庭。
一季度聚酯負荷高開,大體還是非常符合預期,哪怕是產品庫存高企、需求偏弱的擔憂下,因此聚酯裝置減產之爭持續升級。但是進入二季度,事態發展卻急轉直下。受到疫情因素影響,物流運輸受阻,產業鏈上下游均開啟減產降負動作,聚酯負荷也從月初近92%高位,直接降至最低接近78%,4月底到5月初也僅在80%附近低位震蕩。
照此情況推演下去,考慮到疫情仍在反覆,謹慎預期下假定6-7月底聚酯負荷恢復到83-84%,8月份大體仍處於需求適度恢復的淡季氛圍中,則三季度可能要經歷最為慘淡的負增長,而上半年聚酯產量可能要零增長。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