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三季度回顧

鐵礦石這三個字拆開看,第一個鐵代表了金融屬性,是一種資產,第二個字礦,代表了一種商品,第三個字石頭代表了過剩的東西。

2022年前9個月分別進口鐵礦9978萬噸、8130萬噸,8728萬噸,8605萬噸,9252萬噸,8896萬噸,9124萬噸,9586萬噸,11124(鋼聯到港),2月份受北方採暖季和冬奧會限產影響,日均鐵水產量在200-210萬噸,3月份逐漸穩定在220萬噸以上,5月份生鐵產量8049萬噸,創歷史新高, 7月份鋼廠虧損自發減產回落。今年廢鋼貢獻較少前9個月鐵礦石呈現供弱需強到供需雙強轉變的格局。

1、政策影響巨大:從2020年開始到2021年5月份達到高潮的這波牛市,核心驅動是國家疫情後穩增長、保就業的各項措施對鋼鐵需求的刺激,尤其是2020年全年無限產,生鐵產量創出天量,催生了2021年上半年的野蠻生長,2021年上半年全世界範圍內尋找廢鋼、尋找鐵礦石,230美金的時候投資南非礦山,全國各地鋼坯支援唐山就是寫照,而撲滅這一狂熱的也正是5月12日那次國常會,下半年大跌價也是國家能耗雙控指導下的超級大減產。

尤其是貨幣政策,貨幣是水,價格是船,水漲船高,充足貨幣,催生牛市。

1、國家發改委: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鞏固好粗鋼產量壓減成果,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將繼續開展全國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引導鋼鐵企業摒棄以量取勝的粗放發展方式,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2、工信部:將適度加快國內資源開發進度,會同有關部門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推動原材料價格儘快回歸理性。

3、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與基石計劃。

【延伸問題:現貨層面還是交易層面】

1、現貨層面更關註現貨供需,尤其是所在地區的需求情況,比如山東、唐山鋼鐵企業高爐大小帶來的配比不同,貿易氛圍帶來的品種間差異等等。

2、交易層面更關註宏觀政策帶來的影響,盤面早於現貨見頂、見底。

3、宏觀根據需求殺價格,產業根據成本抄底。

2、基差和價差的價格發現功能:頂部和底部往往會出現基差、價差縮小現象

(鐵礦石主力合約基差分析-截圖來自宗跡數據:zongji.com.cn)

3、螺礦比頂部和底部的確認

【延伸問題:邏輯與盈虧比】

邏輯主導方向,長期邏輯催生長線行情,中期邏輯催生中線行情,短期邏輯主導短線走勢。

邏輯走完,盈虧比不合適的時候轉向不會馬上發生。邏輯走完,盈利比又合適的時候可能提前轉向。

4、投機需求是推動反彈的重要因素:需求按貨物流向和參與主體分為投機需求和剛需,鐵礦石1.55億港口庫存中貿易商庫存達9900萬噸多,投機需求可謂是格外活躍。2021年很多時候是投機需求撐起了黑色,11月份跌至512低點後,港口庫存正好到1.5億噸之上,鋼廠限產嚴重,鐵水日產創下近幾年新低198萬噸,當時行業內一片悲觀,甚至擔心鐵礦石會重蹈2018年上半年無波動的老路,但是以期現公司為代表的貿易商及時發現商機,果斷出手,開啟了隨後的大反彈。

【鐵礦石現貨成交】

縱觀2021年的鐵礦石冬儲,現貨成交始終沒有出現2019年和2020年同期的熱潮,這兩年冬儲期間現貨成交在750-850萬噸,而2021年只有600-650萬噸,即使在鐵水恢復至215之後也沒有看見像樣的成交,這一點可以從鋼聯調研的廠內庫存看出端倪:

鋼廠在11月份已經把庫存補至歷史高位。無獨有偶,去年年底的成材大反彈,最後階段加速的也是投機需求入場。

當時盲目冬儲造成了今年鋼價一直虛高,需求不足造成成交量一直萎靡,是最近大跌的主要原因。

5、世界範圍內的格局(從業主體與貿易模式):

A.礦山:四大礦山和非主流;

B.貿易商:JJ、JNK、TK;

C.國際投行:摩根、高盛;

D.國內貿易商;

另外一個就是鐵礦石的貿易支付工具:年度長協與國際美金信用證。現在國內鋼廠越來越大型化,結果就是對原料鐵礦石的使用越來越追求品質穩定,單純採購港口現貨無法滿足對品種穩定的追求,必須採購長協美金貨,國內產能在500萬噸之上的鋼廠幾乎都是以美金長協貨為主,或者至少一半以上是長協貨,偶爾採購港口現貨作為補充,長協協議一般是前一年低簽訂第二年的長協用量,價格隨普氏指數最終結算,這種模式是導致2021年下半年大跌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型鋼廠在2020年底就簽訂長協量,而且是按照2020年不限產的量。

到了2021年中才被告訴要執行限產,多餘貨物必須轉而賣掉,這樣原本買家反而成了賣家,市場無力承接,只能通過價格下跌來實現平衡。

美金信用證下的進口貨物,進口方往往和開證方是不同的主體,開證方往往是有嚴格風控的國企,進口方是小型貿易公司為主,價格跌幅超過20%以上,往往出現出貨難的情況,因為想賣貨必須按進口價補足而不是期貨盤面的一鍵平倉,這是價格跌到512後開啟大反彈的因素之一:價格暴跌後港口高價貨被套,流通貨急劇減少,這也是筆者判斷有20%-30%反彈的原因之一。

【今年貿易礦特點】

去年下半年經歷了壓縮粗鋼產量與成材需求低迷鐵礦石大跌陣痛,今年貿易商提前對鐵礦石進行了套期保值操作,所以今年幾次大跌都沒有拋盤,相反漲價的時候確出現一貨難求的局面。

鋼廠以遠期美金貨為主,一方面是高爐大型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為今年成材銷售差,鋼廠資金緊張,美金礦國際信用證可以緩解資金壓力。

6、庫存與價格的關係:庫存是流通環節不可或缺的一環,是鋼廠補充、調配原料的蓄水池,鐵礦石港口庫存是進口鐵礦石實現國內流轉的第一步,貨物在這裡卸船、通關後才能流通。如前所述下半年才開始的能耗雙控打了鋼廠措手不及,進口貨物需求短期下降後,尤其是鐵水日產下降到200萬噸/天后,港口快速累庫,從8月初的1.26億噸,到11月19日那周1.51,短短3個月庫存上升了2500萬噸,很多研究、咨詢機構據此判斷鐵礦石將進入無波動時期,但卻忽視了總庫存巨大與可流通庫存與往年同期相比不大的細節,致使追空被套嚴重。

【庫存與結構】

7、存量資金與增量資金帶來的大幅波動:近幾年流入商品尤其是期貨市場的資金越來越大,螺紋鋼超過200萬手的天量持倉就是例證,往年螺紋鋼持倉超過130萬手,往往就是大行情啟動的先兆,而現在動輒單日10萬手的增減倉已成為家常便飯。高持倉帶來的高波動自然不可避免,2021年各品種均創歷史新高,也與資金活躍息息相關,回歸產業端,2016年供給側改革以來鋼鐵生產企業盈利大幅改善帶來行業內各個環節的資金狀況極大好轉,現在已經聽不到某公司因為資金短缺無法經營,資金充裕。錢比貨多的時代,只愁沒貨,不愁沒錢。(資金活躍說明投機度高)

上漲看宏觀,下跌看產業

產業外資金來去如風,產業內資金長期耕耘

二、後市展望

展望2022年4季度的鐵礦石市場,建議大家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鐵礦供需層面出現的新問題,並做出合理的決策:

1、國家宏觀政策尤其是產業政策:

縱觀近幾年黑色尤其是鐵礦石大起大落均離不開政策的引導,2021年底的一系列政策對鋼鐵行業整體不算利空,甚至是暖風頻吹,對鐵礦石至關重要的限產暫時沒有被提起。冬奧會限產只是臨時性,不會改變方向,只是影響節奏,如果限產不再強制執行,鐵礦石仍然會成為黑色系最值得投資的品種。

2、國外供應與不可抗力:現在鐵礦石世界範圍的生產商主要是四大礦山,貿易商主要是大型跨國公司與國內央企、地方國企,供應端故事並不多,澳洲颶風、巴西暴雨、非礦山成本支撐等。儘管礦山一直強調因為新冠疫情造成勞動力短缺,但是每年貨物都是按年度指導產量完成,元旦之後澳巴季節性沖量結束,發運量回落不可避免,4月底開始回升,回顧往年三季度鐵礦石供需可以發現,鐵礦石在3季度有個庫存逐漸,累積的過程,高度取決於供需差,所以價格也以震蕩為主,消化庫存,為後市蓄力。

3、國內需求能否持續回升:2022年上半年的成材端需求受地產管控影響維持低位,今年上半年螺紋鋼需求是歷年同期最低,而且下半年可能也低。

去年春節前的宏觀偏暖和低庫存低產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無人去關心需求端的問題,或者說需求端暫時無法證偽,但是我們可以以史為鑒,參考2019年或者除去2021年的年份,需求端不悲觀,但是絕對不可盲目樂觀,如果沒有限產干擾,2022年將是鋼廠給下游讓利的一年,這種情況下做多鐵礦石必須參照螺礦比這個指標。

【鐵礦石需求】

1、影響鐵礦石需求的主要是鋼廠鐵水產量。

2、影響鐵礦石需求的主要是淘汰落後產能的關停、能耗雙控限產。

重大社會事件臨時限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控造成原料短缺被動減產、停產。比如最近為保障空氣質量限產6天

3、淘汰落後產能關停、能耗雙控限產是趨勢性行情的催化劑,重大社會事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限產是臨時性,只改變節奏,不改變方向,經常出現“限產也漲,復產也漲”。

後期鐵礦石仍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就是累庫存,在鋼廠利潤好、成材銷售順暢的時候高庫存可以暫時被選擇性遺忘,但是如果成材銷售不順,鋼廠勢必會選擇性價比高的入爐礦,港口現在將近2000萬噸的巴粗和SP10等平時不如法眼的貨物將進入流通領域進而對金布巴、超特等盤面標的形成壓力。所以關註鐵礦石累庫和品種間累庫速度仍是2022年重要的一個課題。現在山東、河北產鋼大省鋼廠爆出自發減產傳聞,如果減產力度大,鐵礦石累庫將會加快。

但是今年一個變量就是俄烏戰爭,俄烏本身就是我國重要的鐵礦石供應國也是能源供應國,俄烏戰爭造成的鐵礦石供應減量影響仍在。

4、鐵礦石投機中的擇時問題:作為工業品的鐵礦石不像農產品那樣有很強的季節性,但是其需求的集中爆發期也是有跡可循,鐵礦石成交旺季一般集中在春季4-6月和年底的11-次年2月春節前2周,春節後的2-3月鋼廠不管是成材端還是原料端都會消化春節前的補貨,一般是隨採隨用,不會集中補貨,3月底開始成材銷售好轉,鋼廠必須補充原料,現貨往往出現量價齊升的階段,11月份開始我國北方、西北地區往往進入寒冬,運輸不暢迫使鋼廠開始補貨,成交開始提量,如果成材價格上漲,會更加有利鐵礦石漲價。

現在已經進入4季度,4季度最大的行情就是冬儲,現在成材、鐵礦石都在為冬儲做蓄力。

(鐵礦石投機度-截圖來自宗跡數據:zongji.com.cn)

5、鐵礦石的金融屬性:商品的金融屬性體現商品的資產性,是不同商品作為一項資產形式時所具備的共性和差異性特征的具體體現。一方面,所有的商品從更廣泛的意義而言都可以看成是一項資產, 為持有人提供保值、增值和資金融通等功能;另一方面,由於不同商品在稀缺性、流動性和可儲存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從而導致其作為一項資產形式時的優劣條件存在差異,進而表現為一些商品的金融屬性較強,另一些商品的金融屬性較弱。

最後寬鬆的貨幣環境是商品金融屬性表現最為活躍的時期,引用"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這一經典名言,從貨幣的角度可以把商品的金融屬性理解為貨幣現象在不同商品間的具體體現。

4季度正好是20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向明年春天兩會過渡時期,一系列利好政策有望出台,關註鐵礦石金融屬性對行情的助推。

可以預見2022年下半年在國內穩增長、保就業的大方針下,宏觀貨幣政策難以出現大的轉彎,寬鬆的環境、充足的貨幣存量和增量將為鐵礦石投資提供沃土,我們需要時刻牢記在宏觀寬鬆的時候金融屬性強,螺紋鐵礦都彈性好,不摸頂猜底,邏輯在的時候一直跟,直到邏輯變了,比如能耗雙控的時候鐵礦石一直跌,直到11月份冬儲和復產預期出來止跌反彈。

目前基於成材低庫存和預期向好的反彈,已經結束,鋼廠有自發減產跡象,鋼廠減產規模何時清晰,成材能否企穩,將是後期主導黑色走勢的關鍵。需要觀察鋼廠限產(比如日均鐵水降到225萬噸,歷年同期低位)後成材需求與供給的缺口和宏觀有無轉向收緊。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