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高燒不退、美聯儲大幅加息的利空在盤面有所反應,但仍不乏發酵空間,大宗商品弱需求的背景也給予糖市鋪墊;疊加供應端巴西壓榨高峰與印度額外尋求120萬噸出口配額,供應有望增加,因此原糖承壓回落,自20.51美分/磅的高點回落至17.20美分/磅,跌幅超過16%。鄭糖而言,受大宗商品與需求弱勢拖累,主力9月合約自6129點跌破前低回落至5560點,跌幅接近10%,遠月1月合約自6266點跌至5580一線,跌幅接近11%。
一、巴西階段供應增加&國際油價偏弱,施壓糖價
數據顯示,7月上半月,產糖量為297.6萬噸,較去年同期的298萬噸下降0.4萬噸,同比降幅為0.12%,累計產糖量為1266.1萬噸,同比1532.4萬噸下降266.3萬噸,同比降幅達17.38%;巴西中南部地區甘蔗入榨量為4634.6萬噸,較去年同期的4612.3萬噸增加22.3萬噸,同比增幅為0.48%;累計入榨23395.8萬噸,同比25854.4萬噸下降2458.6萬噸,同比降幅達9.51%;甘蔗ATR為143.19,同比降低0.45;累計ATR為130.45,同比降低134.96下降4.51;製糖比為47.07%,較去年同期的47.20%下降0.13%,累計製糖比為43.53%,較去年同期的46.09%下降2.56%。
雖然甘蔗入榨量已超去年同期,但產糖量同比降低幅度僅是收窄狀態,可以看出甘蔗ART與糖醇比同比降低態勢是拖累巴西產糖產量同比降低的原因。需註意,一是近期的低降雨量有助於提高甘蔗ATR,二是半月製糖比已回升至與同比相差不大,且國際油價回落,乙醇價格承壓,後期糖醇比有望進一步提升,意味著後期供應加速回升,且有望趕上去年同期,因此糖價仍存壓力。
二、印度消息頻出,後期有待驗證
印度近期消息頻出,一方面印度中央政府已將甘蔗公平報酬價格(FRP)提高到每噸3050盧比,這意味著蔗農收益提升,將刺激種植積極性,進而提升甘蔗產量,不利於遠月糖價上漲。另一方面,印度糖廠協會(ISMA)敦促政府將糖最低支持價格(MSP)自31盧比/公斤提升至36-37盧比/公斤,若政府同意將提升印度出口價格,將提振國際糖價。除此之外,由於該國產量超預期,印度政府或將批准本榨季額外出口120萬噸食糖,若消息公佈,短期將提升供應並壓製糖價。
三、8月銷糖壓力大,需求端或難現提振效應
據中國糖業協會統計,截至6月底2021/22年度全國累計產糖956萬噸,比上年度同期減111萬噸,減幅10.4%;銷售食糖601萬噸,比上年度同期減82萬噸,減幅12%;累計銷糖率62.9%,同比減少1.2個百分點。累計數據顯示需求欠佳,疊加減產,實際銷售量降低幅度仍較高。6月單月銷糖63.72萬噸,處於近七年低位,環比5月降幅也較大。從近期單月銷售數據看,5-7月單月銷量相差不大,考慮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商品需求整體受限,預計7月數據環比變化有限。此外,廣西7月單月銷糖38.23萬噸,同比下降28.92萬噸也將印證7月銷量難有大提升。8月為集中銷糖月,近7年平均銷量為113萬噸,在6-7月消費同比下滑且現貨市場走貨不佳情況下,8月趕超有較大壓力。因此,消費端缺乏提振效應。
四、進口季節性回升,供應壓力猶存
本榨季我國減產導致進口依賴度提升,下半年進口壓力或有顯現。海關總署數據顯示,6月我國進口食糖14萬噸,同比減少28.1萬噸,降幅66.75%。2022年1-6月累計進口食糖176.35萬噸,同比減少26.55萬噸,降幅13.09%。21/22榨季截至6月,我國累計進口食糖359.32萬噸,同比減少95.3萬噸,降幅達20.65%。糖漿三項6月合計進口量為11.81萬噸,同比增加5.58萬噸,增幅89.57%;2022年1-6月糖漿三項共累計進口58.18萬噸,同比增加34.97萬噸,增幅150.71%。由此來看,食糖進口降低,糖漿進口部分補足,整體進口糖同比降低的情況未改善。根據商務部數據,7月配額外進口31萬噸,8月44萬噸,後期進口將大概率季節性回升。
成本端來看,近期巴西配額外食糖進口估算成本為6051元/噸附近,泰國配額外食糖進口估算成本為6324元/噸,廣西白糖現貨成交指數5848元/噸。當前進口成本倒掛的現象仍未改變,但倒掛幅度較2021年底縮窄,糖廠通常擇低點點價,疊加近期原糖價格大幅下跌至低位,進口成本升水幅度或不及預期,利於進口。
五、庫存充裕,倉單壓力降低
6月底工業庫存355萬噸,同比去年383萬噸降低28萬噸,同樣低於2018年庫存次高位,整體處於偏高位置,顯示減產利好但需求不佳的現狀。此外,第三方社會庫存與未發運量較多,市場並不缺糖。目前,鄭商所倉單數量為33836張,周環比減少419張;有效預報1010張,較上周持平,倉單 有效預報數量為34846張,較去年同期增加334張。由此來看,近期倉單數量不斷降低,減輕盤面壓力,但市場銷售數據不佳,後期流入市場仍將拖累價格。
後市展望
近期,來自宏觀因素的利空基本兌現,但油價依舊偏弱疊加巴西供應逐步修複預期,原糖後期承壓運行概率大。鄭糖而言,重點邏輯在於國內消費與進口。國內減產與原糖近期下跌或提升進口積極性,下半年進口仍有增加預期。消費欠佳導致國內庫存充裕,7月消費量同比降低或成事實,8月份銷售壓力猶在。預計鄭糖短期上漲難度大,或承壓運行為主。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