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預計將在本年8月19日迎來新一輪檢討,調整後將於本年9月5日生效,而港股通股票池也將隨之同日調整。該行預計此次將有亞信科技(01675)、海螺環保(00587)、海昌海洋公園(02255)等21只標的納入港股通。對於“二次上市”(-S)的公司,雖暫時還沒有條例支持納入進港股通,但這類公司或可申請將上市地位轉為“雙重主要上市”而有望被納入港股通,如再鼎醫葯-SB(09688)已於6月27日轉換生效,去掉了代碼里的“S”標記,並於同日正式入通。而嗶哩嗶哩-SW(09626)也已提出轉換申請,公司預計生效時間為今年10月3日,因此後續應也有望被納入港股通,但同日入通還是按照“同股不同權”(W)的要求需等待6個月+20個交易日,則有待核實。

  中信證券根據恆生綜合指數和港股通最新納入標準進行篩選,得出21只較有可能被納入港股通的標的。該行推算本次調入恆生綜指的12個月平均流通市值門檻(即選股範圍累計市值的前94%),也即納入港股通的市值門檻,約為70億港元。

  這21只有望納入港股通的標的中,分行業來看:

  4家資訊科技:亞信科技(01675.HK)、創新奇智(02121.HK)、匯通達網絡(09878.HK)、創夢天地(01119.HK);

  4家工業:海螺環保(00587.HK)、快狗打車(02246.HK)、信利國際(00732.HK)、香港航天科技(01725.HK);

  3家非必需性消費:海昌海洋公園(02255.HK)、361度(01361.HK)、贏家時尚(03709.HK);

  3家醫療保健:雲康集團(02325.HK)、聖諾醫葯-B(02257.HK)、瑞爾集團(06639.HK); 

  2家地產建築公司:恆隆集團(00010.HK)、港龍中國地產(06968.HK);

  2家公用事業公司:新特能源(01799.HK)、大唐新能源(01798.HK)

  2家金融業公司:中國華融(02799.HK)、渤海銀行(09668.HK);

  1家能源業公司:IDG能源投資(00650.HK)。

  新股上市時間長短對於納入恆生綜指和港股通並無影響,只要在評估期內上市、符合標準的公司都可納入考察。另外,中國華融雖然在2021年停牌三個季度,但在今年1月5日正式復牌,也有望納入。

  此外“同股不同權”(-W)公司上市時間滿6個月+20個交易日並符合港股市值等條件的情況下,亦可納入港股通,如商湯-W(00020.HK)中信證券預計將於8月1日前後納入。4月和5月先後上市的知乎-W(02390.HK)和貝殼-W(02423.HK),中信證券預計貝殼將於12月12日前後納入。

  最後,“二次上市”(-S)的公司暫時仍沒有供納入港股通的條例,包括阿裡巴巴、網易、京東、百度等,目前滬深港通納入規則里,尚未有提及此類股票的納入條件。不過中信證券認為,“二次上市”的公司或可以申請將上市地位轉為“雙重主要上市”,則有望入通,如再鼎醫葯-SB(09688.HK)已於6月27日轉換生效,去掉了代碼里代表二次上市的標記“S”,並於同日正式入通。而嗶哩嗶哩-SW(09626.HK)也已提出轉換申請,公司預計生效時間為今年10月3日,後續應也有望納入港股通,但同日入通還是按照“同股不同權”(W)的要求需等待6個月+20個交易日,則有待核實。

  ETF通也將於7月4日正式開始交易。首批納入港股通的香港上市ETF共4只,包括2只跟蹤恆生科技指數、1只跟蹤恆生指數和1只跟蹤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中信證券認為,ETF通規則的放開將拓寬內地投資者投資範圍及允許不具備QDII額度的投資者,間接持有港股二次上市標的和REITs,有利長期資金增配港股。另外,ETF通也將助力內地資金直接投資境外優質管理人所管理的產品。中信證券也認為,下半年內地與新交所的ETF通的開啟也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中信證券研究發佈的研究報告,作者為分析師何翩翩、雷俊成。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