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背景】
調研時間:2023年5月9日-2023年5月12日
調研人員:山東分公司、北京研究院
調研對象:食品加工企業
調研背景:SR經過急劇上漲後當前高位震蕩,較原糖漲勢仍有一定差距。我們致力於調研白糖下游企業,從高價市場中“買方”的角度感受高價下產業的行為。是否會出現高價“抑制“需求的情況。我們的調研對象中包括下游食品加工企業。
【調研企業】
企業A
公司基本情況:冰糖加工企業
主要經營範圍:生產單晶/多晶冰糖、白糖貿易、其他產品物流
生產銷售情況:生產冰糖主要以糖漿為採購原料。採購周期較為靈活,一般是是接訂單生產。生產線一共有18個冰糖結晶罐,剛開始生產的5-6天需要投入30噸/天,後面大約每日投入十幾噸即可。一個月的糖漿使用量大概700-800噸左右。目前處於停產階段,主要是當下受到環保問題約束,天然氣燒爐成本過高等因素影響。其冰糖產成品下游主要銷售給各地食品批發市場、食品廠、超市等。
成本利潤:一般加工利潤在200元/噸左右
貿易情況:月貿易量在400-500噸左右,主要是從港口直接買貨,賣給當地其他食品加工廠。
後市態度:對於生產利潤不是很樂觀,但若後市有訂單可以考慮重新開始生產
企業B
公司基本情況:外資食品加工企業,主要生產餅干
主要經營範圍:生產餅干、代加工
生產銷售情況:餅干年產能20000噸,年產量7000噸,其中1000噸用於出口,2000噸給中糧做代加工。公司共3條生產線。目前只有在白天、且只有2條生產線開機,當下日產能和產量在20噸左右。生產餅干主要原料採購白糖、棕櫚油和小麥。白糖主要是廣西糖為主,少量廣東糖。其出口餅干所用的白糖是配額內15關稅直接進口的白糖,且用進口白糖生產的餅干直接用於出口,因為這樣有出口退稅。進口白糖進度主要根據出口訂單情況,每年也就不到100噸。自身品牌的下游渠道主要是經銷商和連鎖超市等。
庫存用量情況:一般是以周為單位做生產計劃,並根據生產計劃測算原料使用情況。一般不會有大量的庫存,基本上隨用隨採。往年也是類似情況。白糖對於該公司來講是剛需,且今年棕櫚油和小麥的價格都有所下降,因此整體採購壓力較去年要小。用量方面,現在3個櫃左右,旺季一周一個櫃。白糖占比原料15%左右。一個月對白糖的消耗量在100噸左右。當前是餅干的淡季,中秋國慶是旺季,今年的旺季生產大概8月開始,屆時產能或開滿,採購在旺季也是夠用就行,不會建立太多庫存,和淡季的採購進度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其供應商多在港口為主,到廠幾天而已。目前產品線不存在替代情況。
企業C
公司基本情況:擁有山東、河南兩個花生醬生產基地
主要經營範圍:花生醬
生產銷售情況:主要生產花生醬,一年用糖量在300噸左右,但是今年也就200餘噸。主要使用硫化糖為主。採購來源主要是頭部加工廠。會用一部分進口糖,主要來自於韓國。主要根據訂單來生產。公司共有三條生產線,當前只有兩條開工,因為訂單較少。年花生醬產量大概在八九千噸,白糖占比成本較少。產品出口內銷都有。
後市態度:對於白糖價格不敢看空
企業D
公司基本情況:隸屬於大型農副加工企業。
主要經營範圍:蔬菜水果罐頭
生產銷售情況:主要產品年產量在1萬噸左右,一般年後加工蘆筍為主,夏季加工黃桃為主,其他水果蔬菜訂單按訂單生產。產品出口內銷都有,內銷以大型商超為主。白糖用糖量一年在1000-1500噸左右,從貿易商處採購為主。有一部分配額內的糖,這部分用在了出口訂單上面。生產方面會根據訂單要求來調配白糖和代糖的比例。當前採購節奏主要是隨行就市。
後市態度:看空態度
企業E:
公司基本情況:生產加工食品,主要以餡類食品為主。
主要經營範圍:豆沙餡餅系列、糖納豆系列、中秋餡料系列等
生產銷售情況:設計年產能5萬噸,但實際年產量3-4萬噸不等。白糖年使用量在5000噸左右,有進口配額的量。從貿易商處採購,一口價為主,該模式已經持續了十幾年。庫存較少,主要因為糖價較高,且有長期的貿易合作伙伴,因此不擔心無貨。
【總結】
整體看,高糖價下下游食品企業主要是隨行就市為主,不囤庫存,也有長期的貿易合作伙伴,因此不存在高價買不到貨的問題。且糖在食品加工行業里整體占比較小,同時還是剛需添加比例,因此我們認為,當前食品加工企業開工率不足問題主要是終端需求的減少,這是當前經濟環境下滑使然,並非糖價過高導致的。
All Rights By 財經都知道 © 2020
Post a comment